整體社會機制如何反傳銷?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的呂德文島叔跟島妹也聊了聊:一是要側(cè)重于源頭治理,非法傳銷一般都有特定的聚集區(qū),比如“著名”的廣西,“這有賴于當?shù)卣木C合治理”。對于傳銷,需要基層警力、市場監(jiān)管等多管齊下;對于相對游走在灰色地帶的、以直銷名義開展的傳銷,則需市場監(jiān)管部門集中火力加強管理。
其二是末端治理。針對上述提及的有明顯群體特征的傳銷受害者——農(nóng)民工、學生、老人而言,強化社會教育乃重中之重;完善舉報機制、大幅增加懲罰力度同樣不可或缺。
在具體形式上,傳銷侵吞個體、離析家庭;統(tǒng)而觀之,傳銷動蕩的也是整個社會結(jié)構(gòu),是舉國構(gòu)建的社會信任體系。以利益為媒介,榨取基層眾生間你來我往的信任,這在本質(zhì)上,就是必須杜絕的、最徹底的反社會手段。
中國還有多少個“權(quán)健”?無論多少,都需要我們普通人瞪大眼睛、提高警惕,更需要相關(guān)部門拋棄“不惹事”的心態(tài),積極作為,避免因不作為甚至利益捆綁變相成為傳銷組織的“保護傘”。只有社會上下都行動起來,不憚以最大的投入,才能讓傳銷無處容身。
文/點蒼居士
下附人民日報最新統(tǒng)計的102個傳銷組織名單,以備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