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參觀者拍攝展出的文物。
當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河北博物院共同舉辦的“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fā)掘50周年特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共展出151套724件文物。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12月28日,參觀者拍攝展出的文物。
當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河北博物院共同舉辦的“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fā)掘50周年特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共展出151套724件文物。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臺灣包袱鋪,“盜寶”有套路!我是很不明白民進黨為什么總喜歡用沒帶腦子的人當高官的大侃子~關注臺海新聞的朋友肯定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新院長陳其南這個人不陌生,身為資深“臺獨份子”的他,每每提出“小建議”都會被島內(nèi)各界人士罵得狗血臨頭,這不,剛消停了一個月,這廝又出來找...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申鋮、劉開雄)“哇,這個二八自行車我們家之前有。” “快看,小時候玩的小霸王游戲機!” “這些汽水、八寶粥當年可流行了。” …… 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里,展出的一件件老物件,讓觀眾們猶如坐上了“時光機”一般,沉浸在舊時記憶中。 回憶過去、對比過去,才能體會40年...
日復一日,他們在故宮修文物。 年復一年,我在鼓浪嶼修文物。 不信?跟我瞧瞧去! 修文物的日常 和故宮里的師傅們一樣 公元1908年,鼓浪嶼成為“公共租界”,多元文化開始在這里碰撞、交融。具有東西方文化多樣性的近現(xiàn)代化國際社區(qū)逐步形成。 廈門第一盞電燈,也是在這里亮起來的。 我叫孫世陽,是國網(wǎng)廈門供電公司鼓浪嶼供電所技術(shù)員。在鼓浪嶼工作十年,我的奇遇就...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記者 雷湘平):據(jù)伊朗媒體報道,伊朗副總統(tǒng)兼文化遺產(chǎn)、手工藝和旅游組織主席阿斯嘎爾·穆內(nèi)森日前表示,1784件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的文物即將由美國歸還給伊朗。據(jù)悉,這些文物是80年前由伊朗借給美國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用做科研的。 據(jù)穆內(nèi)森介紹,這些1784件文物都是伊朗波斯波利斯古城遺址中的泥板文書。穆內(nèi)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