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如精細繡花

6日下午,習近平來到浦東新區(qū)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通過大屏幕了解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運營情況。
習近平強調,既要善于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實現(xiàn)智能化,又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
7日下午,習近平在聽取了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匯報后,對上海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第四點就是深化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要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yè)化水平,更加注重在細微處下功夫、見成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就業(yè)、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等突出問題,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內容,管理上海這樣一座超大城市,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城市治理搞得好,社會才能穩(wěn)定、經濟才能發(fā)展。
而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是慢活細功夫,打磨這個城市,很多細節(jié)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去抓。
其實早在2017年3月兩會期間,習近平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就曾說過:“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他還指出,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guī)律的社會治理新路子,是關系上海發(fā)展的大問題。而今,一年多過去,習近平再次提出希望:上海要繼續(xù)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回顧總書記接地氣的話語和要求,以“繡花”為喻,強調的就是一種城市管理“微操作”,哪兒下針、縫多密都要精準,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市管理和一切工作的坐標。(文/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