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影響我國海域的臺風歷史資料看,遠海臺風和近海臺風的數(shù)量相當。登陸我國且影響較大的遠海臺風不算少見,從2006年第8號臺風“桑美”到2013年第7號臺風“蘇力”,從2015年第13號臺風“蘇迪羅”到2016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還有今年的第8號臺風“瑪莉亞”,它們的路徑都比較長,威力不容小覷。
然而,并不能因此斷定遠海臺風強于近海臺風。 從持久度來看,遠海臺風的生命力的確強于近海臺風,因為在海面上的時間長,水汽聚集條件好,只要不遇到很強的冷空氣,壽命都會較長。但臺風的影響力不僅和臺風的壽命有關,還與其自身結構條件、影響區(qū)域及影響區(qū)域的防災能力等諸多因素有關。

從生成到現(xiàn)在,“玉兔”最大風力為72米/秒,其在進入南海后,受菲律賓呂宋島的削弱作用影響,強度大大減弱。因此,無論臺風出生于遠海還是近海,其產(chǎn)生的影響還是要看后天的“造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