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0月22日上午,中國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等到會祝賀。下午,習近平已經出現(xiàn)在了廣東省珠海市,在橫琴新區(qū)高新技術片區(qū)考察粵澳合作中醫(yī)藥科技產業(yè)園。
廣東,是習近平6年前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后外出調研的第一站。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總書記再次來到廣東,其背后深意已經呼之欲出。

【將改革進行到底】
6年前,習近平在廣東考察的第一站深圳用行動宣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將改革開放繼續(xù)推向前進。他先到了1984年鄧小平同志曾視察過的漁民村;又到了深圳建設現(xiàn)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的“新地標”——前海;最后在蓮花山公園鄧小平塑像前深情瞻仰,并親手種下一棵高山榕,1992年的鄧小平也曾在深圳種下一棵。
6年前,習近平一錘定音:改革開放的決定是正確的,我們今后仍然要走這條正確的道路。這是富國之路、富民之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平。習近平用“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來定義改革開放,可見改革開放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從中可以看出來,習近平的改革開放思想和鄧小平同志是一脈相承,而且是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
在今年初的博鰲論壇上,習近平提到了一個改革開放的最重要的珍貴啟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中發(fā)展。
所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習近平為新時代的中國人民發(fā)出了深化改革的動員令: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于向頑瘴痼疾開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