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中國制造”
上海時裝周展現(xiàn)中國“Z世代”消費群體的時尚品味。圖片來源:CNN網站截圖
中國時裝行業(yè)一直都在尋找能代表中國的設計,國產品牌和設計師正在努力撕掉“中國制造”“假冒偽劣”的標簽。為此,中國一家電視臺今年打造了一檔名為《時尚大師》的時尚競技節(jié)目,鼓勵新銳設計師將中國傳統(tǒng)元素融入設計領域。
該節(jié)目的許多參賽設計師,包括前幾代年輕設計師,他們的作品都運用了夸張且鮮明的中國意象。但是毫無疑問,上海時裝周秀場上的設計要更加成熟精巧,也更具現(xiàn)代感。這種轉變透露出人們對當代中國設計師愈發(fā)充滿信心。
名為《東西文化交流下的當代中國時裝》的展覽引人深思,是本屆時裝周的一大亮點。在這場展覽中,曾入圍LVMH Prize青年設計師大獎的高雪將格紋元素與中國風印花圖案相融合;男裝設計師品牌Pronounce在上海和米蘭分別成立了工作室,他們的作品既有米蘭風情,兼具上海情調。
秀場上,設計師品牌Samuel Gui Yang將中式盤扣巧妙融入女裝上衣;設計師陳安琪秉持歷史碰撞未來的美學理念,用清朝龍紋圖案搭配男士緊身衣;設計師李東君則利用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中國元素和傳統(tǒng)旗袍,展現(xiàn)了中性淡雅之美。
瞄準千禧一代
頗具網絡影響力、酷愛自拍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指1990年代中葉至2010年前出生的年輕人)已經陸續(xù)在微信、微博和抖音上曬起了這場備受矚目的時裝盛事。
紐約Private Policy 品牌由畢業(yè)于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的李浩冉、瞿思穎創(chuàng)立。圖片來源:CNN網站截圖
像Labelhood先鋒時裝藝術節(jié)這種專為先鋒設計師提供的平臺,則備受具有消費潛力、社交媒體影響力的年輕群體的青睞,讓Susan Fang 和 Pronounce等新銳設計師品牌在未來消費群體中打開了知名度。
上海時裝周還與天貓合作,打通線上線下。天貓將通過特殊的品牌渠道,擴增流量,將20位設計師帶到熱衷網購的年輕消費者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