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時任蘭考縣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總書記要求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
“總書記要求我們像焦裕祿那樣,把百姓當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來服務。”4年來,許靜把習近平的要求當作座右銘。如今,她已是桐鄉(xiāng)街道紀工委書記,被蘭考縣評為“焦裕祿式的好干部”。
2014年3月17日下午3時,習近平到蘭考縣行政服務中心考察。許靜是辦事大廳的工作人員,“總書記滿面笑容,非常隨和??吹揭粚π氯藖眍I證,他高興地向他們表達誠摯祝福。”
在服務中心,習近平仔細詢問焦裕祿民心熱線、縣地稅局、縣財政局、縣規(guī)劃局辦事窗口的工作人員,了解工作流程。他與前來辦事的群眾交流,聽到大家為“一站式”服務點贊,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
看見墻上貼著“服務忌語”:“還沒上班,誰叫你來這么早?”“不知道”“你問我,我問誰?”習近平停下腳步,肯定這些“服務忌語”很細很實很有針對性。他說,對人民群眾沒有感情才會說“忌語”,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就不會說“忌語”。
習近平指出,窗口單位是查擺和解決作風問題的重點部門,要不斷改進,使服務更加精細、規(guī)范、高效。他叮囑工作人員,為民服務不能刮“一陣風”,不能虎頭蛇尾,不能搞形式主義。
“總書記說,硬件好,固然好,但關鍵是服務要到位,說到底,要有一顆像焦裕祿一樣為人民服務的心。”習近平的這席話,至今仍時時激勵著許靜。
閆春光(蘭考縣東壩頭鄉(xiāng)張莊村村民):
總書記鼓勵我早日脫貧
“總書記就像長輩一樣,可隨和了。”蘭考縣東壩頭鄉(xiāng)張莊村村民閆春光回憶當時情景,仍是一臉幸福。
2014年3月17日下午4時許,習近平來到閆春光家,同一家人嘮家常。張莊村是焦裕祿防治風沙最先取得成功的地方。閆春光的奶奶張景枝,曾擔任生產(chǎn)隊的婦女隊長,參與了當年的治沙工程。
閆春光10歲時父親病故,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10年前,考慮到老人年歲大了,在外打工的閆春光回鄉(xiāng)辦起了養(yǎng)雞場,因為缺資金、缺技術,一度遇到了困難。
“總書記一進家門,先看廚房、奶奶的臥室,詢問致貧原因,鼓勵我早日脫貧;又到客廳,握著我奶奶的手,問她身體怎么樣,有沒有醫(yī)療保險。”閆春光說。
隨后,習近平與鄉(xiāng)、村干部和村民代表進行了座談,他說:“跟大家面對面交流,能夠了解人民群眾的真實感受和實際要求,這個目的達到了。”他叮囑當?shù)馗刹恳袑嶊P心農村貧困家庭,因地制宜發(fā)展產(chǎn)業(y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2015年,閆春光申請到扶貧貸款,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縣畜牧局定期提供技術指導。當年底,閆春光順利脫貧。如今,他養(yǎng)了1萬只蛋雞,賣雞蛋“每天賺1000多元”,還重新裝修了房子,添置了家具,他把習近平“家訪”的大照片掛在客廳中心的墻上。
去年3月,蘭考在全省率先摘掉“貧困縣”的帽子。眾多行業(yè)龍頭企業(yè)到蘭考投資興業(yè),為當?shù)刈⑷胄碌陌l(fā)展動力。
雷中江(蘭考縣東壩頭鄉(xiāng)張莊村老黨員):
總書記聽我說完帶頭鼓掌
“別看我今年80歲了,總書記來的那天我記得可清楚哩!”張莊村老黨員雷中江笑著說。
2014年3月17日下午4點多鐘,習近平在張莊村與干部群眾座談。雷中江坐在他對面。“會議沒有主持人,也沒擺鮮花和條幅,甚至連瓶水都沒給總書記準備。”
座談開始前,習近平說:“請大家講,我們是來聽的。”在聽取發(fā)言的過程中,他一直認真做著記錄。“看得出來,總書記就是想聽聽基層干部和老百姓的心里話。”雷中江說。
雷中江第一個發(fā)言,提了3點希望:一是希望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要搞“一陣風”;二是希望領導干部要向焦裕祿學習,到群眾中去;三是希望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
“總書記聽我說完,帶頭鼓起了掌。我自豪得很!”雷中江很激動。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作風建設要做好抓常、抓細、抓長的文章。他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為民、務實、清廉,與焦裕祿精神高度契合。雖然焦裕祿離開我們50年了,但焦裕祿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祿精神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樣,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精神和黨的宗旨,要大力弘揚。
4年多過去了,當天的情景時常浮現(xiàn)在雷中江腦海。“當年焦裕祿書記通過走訪群眾,總結出治‘三害’的經(jīng)驗;如今總書記來到我們中間,聽基層干部講,讓普通老百姓說,他為弘揚焦裕祿精神作出了最好的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