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的一場大火,開啟了延禧宮此后多災多難的百年歷史。這次大火燒毀了延禧宮正殿、后殿及東西配殿等建筑共25間,就剩下宮門。
單霽翔院長在一次講座中也曾表示,延禧宮與其它宮殿不同,是因為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在延禧宮原址上開始修建一座西洋式建筑,自此面貌全變。

西洋建筑名叫靈沼軒(原文標注出錯),在同一年,因為形勢變了就停工了,自此成為北京地區(qū)最古老的一個爛尾樓↓↓↓

沒錯,北京最古老的爛尾樓,就是它了……

網(wǎng)友表示,怪不得這個地方破破爛爛的:





還有網(wǎng)友入戲太深……總算知道里面的角色為啥沒有好下場了:



據(jù)了解,為了給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覽體驗,故宮博物院還專門在延禧宮前豎立了一塊標志牌,并在上面發(fā)布了延禧宮內主要建筑——靈沼軒的虛擬現(xiàn)實體驗二維碼,游客掃描二維碼后,就可以通過手機全景觀看靈沼軒修復后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