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位于庫布其沙漠中的七星湖景區(qū)(2018年7月11日無人機拍攝)。在中國,幾代人的奮斗成功實現(xiàn)庫布其、塞罕壩等“人進沙退”,這樣的成功范例讓“一帶一路”的伙伴們倍加重視中國的防沙治沙技術和經(jīng)驗。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如果以“綠色”為主題,可以收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譜寫的很多動人故事。
埃及,開羅。園藝研究所研究員納希德·沙耶卜有個“小目標”:把中國的節(jié)水梯田種植模式“搬到”西奈半島山區(qū)。
伊拉克國家荒漠化防治委員會農(nóng)業(yè)副總工程師薩馬德·卡米勒·阿里的夢想,是把從中國學習的防治荒漠化經(jīng)驗移植到伊拉克,讓沙漠變?yōu)榫G洲。
阿爾及利亞、約旦、巴勒斯坦、敘利亞、摩洛哥、突尼斯……眾多中東北非國家都從中國“綠富同興”的經(jīng)驗中獲益。

↑這是2018年8月2日在斯里蘭卡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拍攝的集裝箱和龍門吊。新華社記者 朱瑞卿 攝
中國正經(jīng)由“一帶一路”播撒“點荒成綠”的綠色基因。
斯里蘭卡,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44歲的龍門吊司機??{亞克見證了這個港口如何舊貌換新顏:“燒油的黑煙不見了,隆隆噪音沒有了,龍門吊的故障率也大為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