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必須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群團領導機關要改革和改進機關機構設置、管理模式、運行機制,減少中間層次,不要疊床架屋,要更好適應基層工作和群眾工作需要。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要堅持重心下移,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上級群團機關可以擠一點編制,減上補下;縣一級整體盤子里調一點編制,充實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要抓好基層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落實他們的待遇,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鶎尤簣F組織要立足自身挖掘潛能,善于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把神經末梢搞敏感,把毛細血管搞暢通。
【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難群眾身上】
群團組織要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難群眾身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目前,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城市困難群眾、進城務工人員,農村留守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加起來有幾億人。這些都是特別需要關愛的群體。全黨全社會都要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愛護他們,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更要在這方面下功夫。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多為他們著想,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增強對黨、對國家、對社會的信心。

【群團組織不能坐在機關里做工作】
群團組織不能坐在機關里做工作,而是要擺脫文山會海、走出高樓大院,群團干部特別是領導機關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爭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忠實踐行者、黨的群眾路線的堅定執(zhí)行者、黨的群眾工作的行家里手。
【推動解決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
工會、共青團、婦聯開展的機關干部下基層活動要常態(tài)化、制度化,成為每個干部的習慣和自覺,大部分工作時間要到工人、青年、婦女中去。下去了,不要走馬觀花,不要蜻蜓點水,不要前呼后擁,而是要深入基層群眾,掌握第一手材料,推動解決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轉變不合適的工作方式和領導方式】
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既要得力,又要得法。在長期實踐中,中國共產黨積累了許多很好的經驗,要堅持運用、發(fā)揚光大。同時,要適應形勢發(fā)展,改進對群團組織的領導,提高黨的群團工作科學化水平。要把握群團組織特點,不能直接用管理黨政機關的辦法來管理群團組織,要給群團組織留出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的空間。要轉變不合適的工作方式和領導方式,注重從實際出發(fā),怎么有利于培養(yǎng)群團組織的威信,怎么有利于調動群團干部的積極性,怎么有利于廣泛組織動員群眾,就怎么去做。
【在務實中成長、在實干中進步】
各級黨委要堅持德才兼?zhèn)?、五湖四海,加強群團干部培養(yǎng)管理,選好配強群團領導班子,提高群團干部隊伍整體素質。要教育引導群團干部做到心中有黨、對黨忠誠,時刻不忘自己對黨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守紀律、講規(guī)矩,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做到心系群眾、為民造福,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做到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樹立正確政績觀,敢于擔當,勇于創(chuàng)新,堅持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放得下,做到在務實中成長、在實干中進步。
【黨的群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事實充分說明,當年黨帶領人民鬧革命、打天下,群團組織不可或缺;現在,黨帶領人民搞改革、求發(fā)展,群團組織依然不可或缺。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
來源:學習小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