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銳參考 | 中國修建的1000口水井,成了50萬加納人的“救命藥”
參考消息網(wǎng)6月21日報道(文/趙姝婷)早晨9點,加納東部省阿格亞夸村的村民們頭上頂著大盆小盆,手里拎著大桶小桶,排隊在村里唯一的水井取水。只見一名婦女用雙手輕輕壓下水泵,水龍頭就流出了清亮亮的井水。這是阿格亞夸村里的平常一景,但在2016年中國企業(yè)為村子修建水井之前,村民們唯一的生活水源只是一個污濁的水塘。中國援加納打井供水項目的啟動,讓加納農(nóng)村居民的生存狀態(tài)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據(jù)項目部調(diào)研統(tǒng)計,因為水井項目而受益的加納農(nóng)村人口預(yù)估在50萬左右。
  
18日,加納東部省古阿由茲村的小學(xué)生在課間休息時來到中國援建的水井打水、洗臉。(趙姝婷 攝)
曾經(jīng)只能喝池塘泥水
中國援加納打井供水項目是由江西中煤建設(shè)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國對加納的無償援助項目。該項目從2015年12月開工,在加納6個省832個村援建1000口水井,并安裝手壓泵,極大解決了加納大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用水困難、沒有清潔用水的問題?,F(xiàn)在,1000口井已經(jīng)全部打好,項目進入收尾階段,整個工程比計劃完工時間提早了半年。
阿格亞夸村的瑪麗·卡通自稱全村的“幸運兒”,因為她的房子恰好挨著中國援建的水井,每天出門就可以取水。瑪麗一家老小共15口人,在村里有水井前,每天需要家里5個人一起步行去村外的水塘打水,并且要往返三次才能打夠全家人一天的用水量。瑪麗和家人每天不但在打水路上花費大量時間,更別說還要頭頂著沉重的水盆,穿過一片齊肩高的草叢。
瑪麗帶本報記者參觀了曾經(jīng)的“水源”。說是水源,其實不過是淺塘,水面長著不知名的水生植物,雨季時積水,便成了村民的“水源”?,旣愓f:“池塘里的水喝起來總是咸咸的,最糟糕的是每次雨后池塘都是一片渾濁,這時候就只能喝泥水。”很難想象,全村幾百人曾用這樣混雜著沙礫和泥土的水煮飯。但在缺乏水源的情況下,村民們別無選擇。
在加納,像阿格亞夸村這樣用水困難、沒有清潔用水的村莊數(shù)不勝數(shù)。很多農(nóng)村居民都將雨水、河水作為日常生活用水。由于缺少安全衛(wèi)生的水源,村民非常容易感染霍亂和腸胃疾病等。
瑪麗談到這口中國援建的水井時激動地說:“中國修建的水井解決了我們?nèi)迦俗畲蟮睦щy,現(xiàn)在我們不但喝上了好喝的‘純凈水’,每天也不用為打水來回奔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