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6
讓村民們在門口上班
坐標: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
2017年6月9日,一輛裝滿慰問物資的小貨車從平安區(qū)出發(fā)駛入樂都區(qū)陽官溝村,一對一認領扶貧對象??吹酱謇锏呢毨顩r,帶隊的中建五局李名偉皺起了眉頭。11月2日,他再次帶領超英愛心幫扶隊拿著慰問品、慰問金前往陽官溝扶貧對象家,一位經幫扶后即將脫貧的村民,執(zhí)意要將自己圈養(yǎng)兩只土雞送給幫扶隊,李名偉沒有收,“我們來為大家脫貧,百姓的東西不能拿。”

▲李名偉走訪慰問貧困戶
海東市化隆縣很多村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兒童,村落一片蕭條景象。為使當地深度貧困人口實現(xiàn)可持續(xù)脫貧,李名偉積極奔走于省、市政府,經過多方協(xié)商,中建五局在海東市化隆縣重點貧困村扎巴鎮(zhèn)本康溝村捐建了一座民族服飾加工廠。李名偉全程親自督辦材料采購、廠房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并通過多方斡旋爭取到華北設計院為廠房無償設計圖紙。期間,青海省副省長王予波前來調研,并點贊中建的精準扶貧工作。11月30日加工廠完工,車間規(guī)模達400平方米,采取“公司+農戶+集中加工點”的經營模式,還解決了當地100多名貧困村民的就業(yè)問題。

▲建成后的中建服裝加工廠
在廠房捐建儀式上,青海省委常委、秘書長于叢樂動情地說:“這個項目在三個月前我想都不敢想,但中國建筑幫我們做到了!中建五局對化隆縣做的貢獻都刻在了這塊建設碑上,老百姓將永遠銘記!”當地百姓為扶貧干部們送來了手工布鞋,這一次李名偉終于收下了這份見證高原精準扶貧佳話的珍貴禮物。
扶貧的故事各有各的不同,
相同的是在這場脫貧攻堅戰(zhàn)中,
中國建筑始終牢記責任與使命,
扶真貧,真扶貧,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腳步從未停歇。
我們不斷在貧瘠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奇跡,
以產業(yè)扶貧和就業(yè)扶貧為主導的
中建扶貧模式彰顯新時代的央企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