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十年,在那場舉國悲痛的大災難中幸存下來的人們開始了嶄新的生活。如今的北川新縣城坐落在安昌河畔,依山傍水,一條支流穿城而過。城市的建筑設計頗具濃郁的羌族特色。圖為坐落在安昌河畔的禹王橋。 |
5月5日,四川省北川地震遺址,一座涅槃重生的新城:默哀、鞠躬、獻花,這里的氣氛寧靜而凝重。
在參觀的過程中,來自重慶的林先生無法抑制內(nèi)心的傷痛,眼淚多次奪眶而出:“我很震撼,十年的時間,人們幾乎就在一片廢墟上,重新建起了自己美好的家園,而且幸福地生活著;我也很感動,這里處處充滿著感恩的情懷,無論是對于援建單位,還是對曾經(jīng)幫助過他們的人,這里的人們無不心懷感念。”
像林先生那樣,舉家來汶川災區(qū)參觀瞻仰地震遺址的人,本報記者遇到了好多。
災區(qū)十年重建,百姓安居樂業(yè)
十年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突襲北川,老縣城16.4萬人全面受災,14.2萬人無家可歸,2萬余名同胞遇難;全縣基礎設施毀于一旦,直接經(jīng)濟損失超過600億元。
十年后,從高空俯瞰北川新城,則又是另一番情景:
城區(qū)面積不算太大,布局卻井井有條??v貫縣城的新北川大道、濱河路、新川路、禹龍路平展如鏡,車輛來來往往,路旁綠樹成蔭;文化中心、體育中心、影劇院、抗震紀念園、北川中羌中醫(yī)院、北川中學、羌族特色步行商業(yè)街……一座座建筑風格各異,羌味濃郁。
恬靜,舒緩,淡然,這就是北川新城給記者帶來的第一印象。
汶川縣映秀鎮(zhèn),“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如今一座新城拔地而起。頗具特色的集鎮(zhèn)路面干凈,餐館、茶館、土特產(chǎn)店鋪林立。不時可見過往游客拿出手機拍照。映秀鎮(zhèn)中灘堡村支部書記楊云兵說,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為映秀的搶險救援和災后重建付出了巨大心血。“全國大愛匯聚這里才有了映秀的今天,我們不能忘記。”
在汶川縣映秀鎮(zhèn)漁子溪村,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片花海,各色芍藥迎風怒放,空氣中彌漫著花香,令人陶醉。當天下著小雨,卻仍有游客前來祭奠。
十年前的大地震使全村房屋夷為平地,40多人遇難。經(jīng)過十年的恢復重建和發(fā)展,村里200多戶800多人都住上了別墅式房舍,日子一天天地好起來,村民們的收入超過了地震前的水平。
“我們汶川已經(jīng)從悲壯走向豪邁,群眾過上了幸福生活。每逢節(jié)日,我們家家戶戶都會掛一面國旗,對祖國和社會各界表達感謝,也提醒自己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當?shù)匾晃桓刹窟@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