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時代賦予新青年的重要使命,也是新青年與新時代同頻共振創(chuàng)造輝煌的最佳選擇。
時間為我們畫出了一條清晰的軸線。“80后”與改革開放同步成長,經(jīng)歷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lǐng)時代”的偉大跨越;“90后”見證了大國崛起,“生逢其時、責任重大”,讓青春志向響起來。與生俱來的國際視野,是當代中國在這代青年人身上打下的鮮明烙印。
馬克思曾說過:“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1939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慶賀模范青年大會上發(fā)表講話,標題就是“永久奮斗”。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了《永久奮斗》中的話語。他號召中國當代青年: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fù)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shè)添磚加瓦。
青年人的夢想有多雄奇,青年人的奮斗有多努力,中國就有多美麗。
祖國西部大地上,年輕的大學生志愿者領(lǐng)著孩子們暢游知識海洋;精準扶貧路上,青年“書記”就地扎營躬身脫貧一線;寒風凜冽的邊防線上,一批“00后”的年輕面孔昂首挺立……在國家的發(fā)展中茁壯成長,在時代的征程中不懈奮進。無數(shù)青年揮灑青春熱血,跋山涉水一程又一程,“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因為他們的奮斗和付出,古老而青春的中國再次煥發(fā)出更加蓬勃向上的生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展望新時代的偉大工程,青年在民族復(fù)興的歷史征程中邁出更加堅定的步伐。長征七號火箭的發(fā)射架旁,一群平均年齡不足35歲的科研人員夜以繼日;擔綱研發(fā)C919的中國商用飛機責任有限公司,3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70%以上;從“90后”副院長劉明偵到“90后”女博導楊樹,越來越多的青年骨干成為“挑大梁”的中堅力量。宏圖大略的豪雄,智識卓越的人才,真實而樸素的夢想不斷萌發(fā)綻放,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軌跡不斷上揚,連綴起來的正是新時代的累累碩果,青春之光正閃耀在為夢想奮斗的道路上。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作為復(fù)興一代的青年,更當把青春那股氣沖山河的能量,轉(zhuǎn)化為不懈奮斗的強大動力,不斷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同新時代共同前進,正年輕的你,定當不負正青春的中國。(中國青年網(wǎng)特約評論員李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