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wǎng)友稱為“故宮男神”、“故宮鄭少秋”的就是故宮鐘表修復師王津,他16歲“入宮”,如今在故宮已工作了41年。氣質(zhì)儒雅的他吸粉無數(shù)。
幾十年的工作中,王津修復了數(shù)千件珍寶。其中,讓王津印象最深刻的要數(shù)一件“變魔術(shù)人鐘”。這座鐘構(gòu)造繁復,共由1000多個零件組裝成了7套系統(tǒng)、5套機械聯(lián)動,底盤的齒輪多得就像一個“迷宮”,他和徒弟小亓兩人前后花了有一年多的時間,才把它修好。
鐘表的修復技藝是唯一在故宮里一直綿延下來,沒有斷層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如今,鐘表修復室里只有他和徒弟倆人。再過幾年王津就到了退休的年齡,可故宮鐘表還有上千件。一個人的一生是修不完的,這需要一代一代師徒傳遞來完成。
林順奎:隱藏深山的絕妙技能龍船雕琢超越平凡
正月十五這天,鞭炮聲尚未散去,樂清市北象牙鎮(zhèn)各村的人們便紛紛趕往林家的老屋,迫不及待取走數(shù)月前就預訂的首飾龍。首飾龍其實是龍船形狀的花燈,起源于明朝末年,一般長約4米,高約3米,整體為龍的外形,大概由4層樓閣組成,船身裝飾多為中國神話故事中可以降妖除魔的人物。
作為“樂清首飾龍”第五代傳人,林順奎堅持認為傳統(tǒng)技藝的精髓,不是現(xiàn)代工具所能消減的。他依舊用最復雜、最質(zhì)樸的做法,研究著手里古老的龍船。而一年中所有的心血,只是為了在正月巡游祈福后,首飾龍能收納所有晦氣,隨熊熊烈火付之一炬,祈求次年風調(diào)雨順。
紀錄片推薦:《傳承》《手藝》《我在故宮修文物》
平安衛(wèi)士:有人在悄悄守護著你
董天媌:天生一副警察相 堅守在打擊犯罪一線的“女捕頭”
通常來說,刑警隊是一個雄性荷爾蒙爆表的地方,但巾幗不讓英雄,在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刑偵支隊行動中隊有這么一位女警花,她也是北京唯一的女行動隊長,她叫董天媌。
董天媌帶領(lǐng)的行動隊有十名探員,專門負責砸車盜竊類侵財案件。大部分人都覺得命案難破,但恰恰相反,破獲命案是相對容易的,因為它有規(guī)律可循。難的是偵查街頭案件,犯案數(shù)量多,手法隨機,刑偵的技術(shù)手段雖在進步,但小偷的“反偵察”能力也在發(fā)展。
作為一名警察,董天媌時時刻刻擔心的是群眾對社會的安全感是否會降低,讓群眾安心成為了她偵破一樁樁侵財案件的動力所在。而董隊長最大的職業(yè)感悟是:重要的是每個人心中的那把尺。
消防員:逆險前行 和平年代最危險的兵種
在一場大火中,消防員需要走進火場最深處,在火海中尋找并且消滅火源,有時還需要對傷員進行急救。他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吞噬一切的大火,更是他們自己,每次出警都是一場心理戰(zhàn)和體力戰(zhàn)。
消防員起初并不為老百姓熟知,但在經(jīng)歷一些重大自然災害時,如汶川地震、南方雪災、洪澇、臺風,有一群穿著橙色搶險服的救援隊一直活躍在現(xiàn)場。“橙色軍團”忙碌的身影、對傷員的悉心照顧通過電視傳到千家萬戶,被老百姓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許多人不了解的是,相比于極少發(fā)生的大型火災,處理日常小事才是消防員們的常態(tài),小貓跑到深8米的地下室、因長胖而無法摘下戒指、孩子頑皮卡在板凳上......拯救這些平凡小事,同樣彰顯偉大。
紀錄片推薦:《中國隊長》
建設(shè)者:智慧和汗水鑄就中國
王進:超高壓線上“舞者” 十幾年徒手穿梭電網(wǎng)挑戰(zhàn)“生命禁區(qū)”
  
當你看到有人兩腳踩在100米高空的高壓線上、身體懸空,要知道這不是雜耍,這是一份工匠的工作。
“每個人都會害怕,我們只能克服自己的恐懼,來完成這個工作”,王進,是一位國家電網(wǎng)帶電作業(yè)組組長,已經(jīng)徒手爬過兩千多個高壓鐵塔的他,面對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各種嚴峻的新挑戰(zhàn),還是讓他悚然心驚。
中國擁有目前世界上覆蓋面積最廣、電壓最高的特高壓電網(wǎng)工程——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至山東的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為了能夠?qū)崿F(xiàn)更長距離輸電,將電量損耗降到最低,鐵塔高度呈倍數(shù)增長,從地面到塔頂接近60層樓的高度,王進要借助868根攀爬腳釘,在40度高溫天氣下,徒手攀爬上去,對他體力和心理來講都是一個極限挑戰(zhàn)。
紀錄片推薦:《勞動鑄就中國夢》《中國建設(shè)者》《建設(sh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