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推開放包容共贏新格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的四項重大舉措,是破除開放瓶頸的重大舉措,是擴大開放、拓展未來發(fā)展空間的基礎性制度建設,是中國為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促進經濟全球化、造福中國與世界作出的貢獻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王全寶
“我要明確告訴大家,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4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發(fā)表主旨演講時如是宣示。
4月8日至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辦。本次年會主題為“開放創(chuàng)新的亞洲,繁榮發(fā)展的世界”。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未來中國將如何繼續(xù)推動改革開放?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將扮演何種角色?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作為今年參加的首個重大主場外交活動,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上的主旨演講備受海內外關注。
四項重大舉措推動對外開放
在習近平強調未來中國將繼續(xù)擴大開放后,開幕式現(xiàn)場第一次響起了熱烈掌聲。
參加開幕式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國家發(fā)改委學術委員會原秘書長張燕生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的發(fā)展是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取得的,這是實踐的總結。中國提出經濟轉向高質量發(fā)展,從外部環(huán)境來說,需要更加開放的環(huán)境,促使國內企業(yè)參與國際競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實際上,去年中共十九大報告就已經明確指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可以看出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在中共高層早已達成共識。
如何進一步擴大開放?在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宣布中國將采取四項重大舉措推動擴大開放:第一,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在服務業(yè)特別是金融業(yè)方面,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yè)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確保落地,同時要加快保險行業(yè)開放進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yè)務范圍,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在制造業(yè)方面,下一步要盡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yè)外資限制。第二,創(chuàng)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huán)境。將加強同國際經貿規(guī)則對接,增強透明度,強化產權保護,堅持依法辦事,鼓勵競爭、反對壟斷。將完成修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工作,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第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中外企業(yè)開展正常技術交流合作,保護在華外資企業(yè)合法知識產權。同時,希望外國政府加強對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第四,主動擴大進口。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同時降低部分其他產品進口關稅,增加人民群眾需求比較集中的特色優(yōu)勢產品進口,加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采購協(xié)定》進程。希望發(fā)達國家對正常合理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停止人為設限,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今年11月,將在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對于習近平提出擴大開放的四項重大措施,包括10項具體措施,參加開幕式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趙忠秀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認為,這些措施是破除開放瓶頸的重大舉措,是擴大開放、拓展未來發(fā)展空間的基礎性制度建設,是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促進經濟全球化、造福中國與世界的貢獻。
在宣布四項重大舉措的同時,習近平還表態(tài)強調,“對外開放重大舉措,我們將盡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
在參加開幕式的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看來,習近平強調時間概念,彰顯了中國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
重申命運共同體
在此次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再次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表示,“從順應歷史潮流、增進人類福祉出發(fā),我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并同有關各方多次深入交換意見。我高興地看到,這一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歡迎和認同,并被寫進了聯(lián)合國重要文件。我希望,各國人民同心協(xié)力、攜手前行,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chuàng)和平、安寧、繁榮、開放、美麗的亞洲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