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脫貧惠及中外
中國脫貧攻堅的目標,是確保到2020年現(xiàn)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絕對貧困。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指出,要加大精準脫貧力度。“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
世界看到的是,中國堅持以民為本、改善民生的舉措,使經濟發(fā)展成果為社會各階層公平享有,這既有利于中國自身利益,也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曾多次訪華的斯里蘭卡斯中社會文化合作協(xié)會主席英德拉南德·阿貝塞克拉注意到,“從中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五年規(guī)劃中,我們看到很多有助于人們擺脫貧困和改善生活的目標。”
“全體人民的發(fā)展繁榮,要從每個人改善生活條件、脫貧致富開始。”對中國以民為本的理念和共同富裕的目標,莫桑比克莫中友協(xié)主席埃德蒙多·馬托斯有自己的理解。
匈牙利前駐華大使庫紹伊·山多爾確信,中國經濟發(fā)展為2020年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提供了基礎,消除貧困也是釋放社會能量進而促進改革的途徑。
在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亞歷山大·洛馬諾夫看來,脫貧民眾逐步成為消費市場的新興力量,成為支撐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支柱。
“脫貧后邁入中等收入群體的中國人越發(fā)富裕,正成為其他國家產品的重要消費者,他們的需求推動全球經濟向前發(fā)展。”從經濟學家的視角,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教授哈伊里·圖爾克詮釋了中國減貧事業(yè)為世界帶來的利好。
中國經驗全球分享
中國在扶貧脫貧、改善民生方面的成功經驗為世界樹立了榜樣,啟發(fā)和鼓舞了許多銳意改寫落后面貌的發(fā)展中國家。
出身農家的越南社會科學院中國研究所前所長杜進森,一直對中國“扶志”“扶智”等扶貧策略非常贊賞,“扶貧不僅需要政府引導,更需要來自扶貧對象自身和企業(yè)等的努力。與缺少可持續(xù)性的‘輸血’式扶貧相比,中國幫助扶貧對象自力更生的‘造血’式扶貧更值得提倡。”
菲律賓眾議長潘塔萊翁·阿爾瓦雷斯發(fā)現(xiàn),“在中國脫貧攻堅戰(zhàn)中,共產黨員往往擔負最重要任務,中國領導人時刻關心貧困群體的利益得失。”
尼日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納伊朱是習近平主席重要著作《擺脫貧困》的忠實讀者。“這本書對學習如何減貧非常有針對性,我真誠把這本著作推薦給各國扶貧的官員。”
中國坦桑尼亞減貧與發(fā)展村級示范項目坦方協(xié)調人歐內斯特·姆孔戈表示,在中國生產技術幫助下,坦桑尼亞農戶的農作物收成大大提高。他說,非洲人都知道,中國不僅“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非洲國家要學習中國,依靠自身力量擺脫貧困。
原標題:綜述:全民攜手奔小康 一個都不能少——世界感知中國以民為本之初心
原鏈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lh/2018-03/10/c_112251687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