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代擁有一臺雙卡收錄機就是摩登青年
為大院尋找“老物件”
在裝修階段,最難的是尋找80年代的老物件。姚曉冰專門去了成都檔案館,翻閱80年代的老照片。他來往于舊貨市場和老輩家中,只為尋找一個舊柜子、舊寫字臺。一次,姚曉冰與一位老人說好,用自己在宜家新買的柜子換老人一個舊柜子。沒想到,柜子拉到樓下,老人又不愿意了。
為了尋求老物件,姚曉冰還去過不少拆遷的居民樓。在拆遷處,姚曉冰找來47個實木窗戶和38個實木門。最終,五斗柜、帶玻璃的鏡柜、縫紉機等老物件終于安穩(wěn)地擺放在裝修好的大院里。
在姚曉冰眼里,每一個老物件都是“會說話”的。“老物件上面有它的名字、產(chǎn)地等信息,讓人看了以后產(chǎn)生聯(lián)想,知道這個物件是干嗎的。”姚曉冰說,“有次,一名員工問我,柜子上的貼紙能不能撕,我說‘千萬別’。對老物件來說,灰塵都是寶。”
成都四十余名設(shè)計師拍懷舊照
大院建造完成后,姚曉冰的朋友紛紛來參觀,爭相留影。姚曉冰很多朋友表示,大院里的每一樣物件,都很有回憶感。2017年6月,姚曉冰突發(fā)了“拍攝80年代照片”的想法,他希望通過照片留住朋友們的童年回憶。通過朋友介紹,他聯(lián)系上擅長人像拍攝的攝影師周周。周周認為,姚曉冰的院落不是仿古的樣子,所有場景,小到地板磚,都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像是回到過去的時光機器”。在大院里,周周看著眼前這個粗壯大漢,覺得難以置信。“很難想象一個漢子是這樣一個細膩的人,能做出這種感人的設(shè)計。”周周說。
在那個夏天,周周開始著手征集80年代的舊衣服和研究拍攝造型,姚曉冰則開始號召他的設(shè)計師朋友們當(dāng)“模特”。最后,成都有47名設(shè)計師加入了他們的拍攝隊伍,很多設(shè)計師還帶著自己的妻子、孩子一起參加拍攝。因朋友們工作繁忙,拍攝時間集中在每周末,4個月才拍攝完畢。
除了召集模特,姚曉冰還當(dāng)起了編劇,設(shè)置了不同的人物和情節(jié)。滿院子亂跑的小孩、穿喇叭褲的叛逆少年、單肩扛雙卡四喇叭收錄機的男青年、不滿女兒燙卷發(fā)的父親、想偷進錄像室的小男孩……姚曉冰告訴他的“模特”朋友們,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記憶中的物件,去選擇相應(yīng)的情節(jié)。
在周周的眼里,這些非專業(yè)“模特”的拍攝很入戲。一次,周周在公共盥洗室拍攝小女孩和哥哥玩水,旁邊的母親付涵沁突然流出眼淚。“想起了我小時候和哥哥玩水時的場景,很久沒感受過了,感覺很親切。”付涵沁說。
看著“模特們”如此,周周也覺得很感動。在所有照片拍攝完成之后,周周在每張照片上加上了當(dāng)天的氣溫。“這些記憶對我們來說,都是有溫度的。”周周說。文/本報記者 張夕 供圖/周周
原文標(biāo)題:設(shè)計師拍照還原“80年代大院” 引發(fā)網(wǎng)友追憶童年
原文鏈接:http://news.xmnn.cn/xmnn/2018/02/17/10032310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