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一則新聞?wù)紦?jù)了各大媒體軍事版塊的頭條——中國成功進行了陸基中段彈道導彈攔截實驗。
按照此前發(fā)布過的消息顯示,這是中國第四次成功進行此類試驗。與此同時,國防部官方微博稱,“這一試驗是防御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在島叔看來,官方說的也的確是大實話,中國的歷次實驗的主要目的還是在于發(fā)展自身國防建設(shè)。
畢竟前幾日,美國剛剛發(fā)布了最新版《核態(tài)勢評估》,里面不僅要“擴大允許美國使用核武器的范圍”,還要“發(fā)展門類更加豐富的核武器,以提高核威懾力”;再往前看,我們的鄰居印度也剛剛發(fā)射了“烈火”-5彈道導彈,而這一導彈則號稱可達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
在這個形勢下,中國部署自己可靠的反導系統(tǒng),當然是十分必要了。

反導
那么,這次中國成功實施的陸基中段彈道導彈攔截實驗,到底是什么呢?島叔先給大家介紹一下。
彈道導彈的飛行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當導彈從發(fā)射架發(fā)射到飛出大氣層之前,這一階段叫做上升段;之后,導彈飛行飛出大氣層,在大氣層外飛向目標,這一階段是飛行中段:重返大氣層后,導彈到達目標區(qū)域上方繼而命中目標,這一階段被稱為重返大氣層階段,或者叫末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