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圖源:新華社)
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講話指出,當前中國正處于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這是與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相呼應的重要的戰(zhàn)略判斷。這個歷史機遇,是中國在與世界的緊密互動中,通過對地緣政治與國際經濟形勢的深刻分析而發(fā)現(xiàn)的,是習近平總書記洞察中國當下所處的歷史方位,基于知己知彼的戰(zhàn)略分析,而形成的戰(zhàn)略信心。把握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期,要求中華民族的每一份子既要與時俱進,認識當代中國與世界的新關系,培育新的世界觀,也要積極進取,奮發(fā)有為,善于利用這個歷史機遇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人民和中國領導人具有開放的世界觀,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是我們的宏大心胸和開放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提出“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就是這一心胸與格局的體現(xiàn)。而且,隨著中國崛起的步伐,我們在若干領域開始具備參與制定國際規(guī)則的能力,還將為世界提供越來越多的國際公共產品。在2017年1月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的發(fā)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中國持續(xù)的改革開放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fā)展提供了重要動力;中國人民誠懇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快車”和“便車”。他還多次強調,在“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經貿合作上要講求“共商、共建、共享”。
近年來,資本主義全球化走了六十多年后陷入困境,新自由主義精英鼓吹的“華盛頓共識”已和美國金融泡沫一起破滅,西方經濟增長引擎熄火,而貧富懸殊問題日益凸顯,反全球化運動此起彼伏。與此同時,非西方世界的全面崛起,包括史無前例的中國和平復興,這是自英國工業(yè)革命以來近三百年間,西方主導世界的長期歷史趨勢的大反轉。中國在世界之中復興,而世界發(fā)展也不可避免地烙上了中國的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