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個項目涉及12國 為全球基建貢獻中國力量
2018年1月16日,北京市通州區(qū)西集鎮(zhèn)郎東村村民劉紅江在家中調(diào)節(jié)天然氣設備。北京煤改氣項目是亞投行對華投資的第一個項目。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2017年12月11日,亞投行對外宣布首個對華項目落戶北京。其董事會已批準一筆2.5億美元貸款,用于天然氣輸送管網(wǎng)建設等工程,助力“北京藍”。
與北京項目同期獲批的,還有印度地鐵項目和阿曼的光纖寬帶網(wǎng)絡建設。至此,亞投行運營兩年來,參與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數(shù)達到24個,涉及12個國家,貸款總額超過42億美元。
“通常一個機構成立一兩年之內(nèi),很難開展一些比較大規(guī)模的項目,但我們第一年就做了17億美元,第二年做了25億美元,這很不容易。”金立群感慨道。
他表示,作為新型多邊金融機構,亞投行有其獨立的決策過程和運行模式,不受任何政治掣肘。與此同時,亞投行不少項目落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為這些地方人民帶來切實福祉。“亞投行與‘一帶一路’所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一脈相承的。”
他透露,亞投行早在籌備期間就開始準備項目,在這一過程中也得到了世界銀行、亞洲開發(fā)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fā)銀行等國際機構的聯(lián)合融資支持。
這是位于北京金融街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大樓前的石碑(2018年1月1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