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反貪局長的辦案故事
□ 講述:河南省義馬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局長 杜曉河
整理:本報記者 趙紅旗 本報通訊員 杜恩
與別的基層檢察院反貪局相比,我所在的義馬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在全省人數(shù)最少,僅有6名干警,被稱為“袖珍”反貪局。義馬市人口全省最少,僅有15余萬人,是全省唯一取消農(nóng)村建制的縣級市,但礦產(chǎn)資源豐富,經(jīng)濟發(fā)達,縣域綜合經(jīng)濟實力連續(xù)6年入圍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義馬市涉案收受賄賂的國家工作人員大都握有實權,人脈廣,而行賄者資金實力雄厚,社會關系復雜,每辦一案,都壓力重重。
1981年出生的我,帶領5名同事,在檢察長的指揮下,先后辦理貪污賄賂案件111件123人,其中一些案件為大要案,為國家挽回經(jīng)濟損失1800余萬元。辦案中,我們面對的犯罪嫌疑人經(jīng)歷豐富,智商高,反偵查能力強,為成功突破一個個反貪案件,我們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反復研究案情,我一年至少200天回不了家,不是在辦案區(qū),就是在辦案途中,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
一個表情成了案件突破口
如果犯罪嫌疑人剛參加工作不努力,表現(xiàn)不突出,是不可能走上領導崗位的,他們的閱歷比我豐富,人際關系復雜,找到突破口難度可想而知。但我注意方式方法,在正面接觸嫌疑人之前,我對其工作簡歷、家庭成員、業(yè)余愛好及為人處事風格、性格特點等,都進行分析研究,甚至其說話的語氣和抽煙的動作都會讓我琢磨一陣子。
李某曾被人舉報受賄,有關部門介入調查后不了了之。舉報人向義馬市檢察院秘密舉報后,我?guī)ьI同事對相關證據(jù)進行分析后,決定正面接觸李某。
因之前的調查,李某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對我們的問話回答自如。幾個小時過后,李某有些不耐煩地說:“礦上的事情多著呢!我不去處理,一旦出了事,你們能負起責任嗎?”他停了片刻說:“你們再想想問我啥問題。我的指甲長了,要剪一下,麻煩你們把我那一串鑰匙拿過來,上面有指甲刀。”
當我的同事把鑰匙遞給李某后,他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眼睛并沒有看手中的鑰匙,而是在我們身上掃了一下。我不動聲色,眼睛一直盯著他手中的鑰匙。他趁我們輕聲交談之際,一邊剪指甲,一邊迅速從鑰匙串上取下一把小鑰匙握在手里。
整個動作完成后,他舉起鑰匙對我們說:“我的指甲剪完了!你們要問趕緊問吧。”我走上前去接過鑰匙串,并讓他把握成拳頭樣的手掌伸開。他神色大變,臉上冒出了密集的汗珠。我從他手里拿過小鑰匙問:“為什么要偷偷取下這把鑰匙?你好好想想,怎么回答我這個問題。”
“我交代問題!希望你們能夠寬大處理!”李某很快交代了受賄30余萬元的犯罪事實。而這把小鑰匙就是藏匿贓款的抽屜鑰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