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書店工作人員幫讀者辦理共享圖書借閱。安徽省合肥市新華書店三孝口店“變身”為共享書店,讀者只需繳納99元押金就可免費把書從書店帶回家閱讀。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中新網(wǎng)北京11月23日電(上官云)隨著一批共享書店、共享圖書機的出現(xiàn),從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刮起的“共享經(jīng)濟”風潮,已經(jīng)逐漸吹進了圖書行業(yè):今年早些時候,支付寶已在全國五個城市開通快遞借書和共享書架的服務,而新華書店合肥三孝口店也試水了“共享書店”……不過,記者采訪業(yè)內(nèi)人士得知,目前,行業(yè)內(nèi)對“共享圖書”并沒有一個清晰定義。同時有人提出質(zhì)疑,作為共享圖書主要載體的書店,畢竟不同于圖書館,它的盈利應該如何保證?
“共享”風潮刮進圖書行業(yè)
2017年7月16日,安徽新華發(fā)行集團旗下合肥三孝口書店以“全球首家共享書店”的身份正式亮相,至今已有四個月時間。讀者需下載一個App,并在線支付99元押金,即可享受單次掃碼借閱總價低于150元的兩本圖書,在10天之內(nèi)歸還不收取費用,超出一天后每天收取1元錢。
該書店還推出“閱讀獎學金”制度,注冊用戶每閱讀一本書并按期歸還,就會有1元“閱讀獎學金”直接打入其“智慧書房”賬戶,三個月讀12本書便可得到返還押金的8%作為獎勵。據(jù)媒體報道,共享圖書服務開展后的首月內(nèi),該店總借還圖書量接近8萬本,很受歡迎。
除了這個消息外,與“共享圖書”相關的報道并不少見。比如,“智能共享圖書館亮相西安街頭”、“共享書店開到社區(qū)”……越來越多的人發(fā)現(xiàn),共享圖書悄悄出現(xiàn)自己身邊。

資料圖:一位女讀者在翻看書籍。中新社記者 尹海明 攝
此外,銀行也“殺入”共享圖書市場。據(jù)《北京青年報》報道,今年7月末起,光大銀行海淀區(qū)萬柳支行和朝陽區(qū)望京西支行推出圖書借閱服務,掃描二維碼并關注相關的服務號,然后通過手機號注冊,繳納99元押金,就可以掃描圖書扉頁上的二維碼借閱該書。
以上現(xiàn)象,很容易令人聯(lián)想起此前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似乎閱讀是搭上了“共享經(jīng)濟”的順風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