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計劃做景區(qū)立項
未來有望對外開放
“十三五”時期,北京明確將打造北部的長城文化帶。作為北京市長城文化帶四個組團之一,平谷紅石門至將軍關長城段,也將成為今明兩年平谷區(qū)的一項重點工作。據平谷區(qū)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平谷區(qū)在紅石門和將軍關長城文物保護上將進一步加大力度,目前區(qū)政府正在統(tǒng)籌協(xié)調區(qū)發(fā)改委、旅游委、市政管委、國土等部門的資源優(yōu)勢,做這一段長城的保護和開發(fā)利用工作。
據了解,紅石門長城的文物保護規(guī)劃在與中標單位北京建工建筑設計研究院簽署合同后,將開始編制。另外,平谷區(qū)計劃將紅石門長城打造成紅石門景區(qū),區(qū)發(fā)改委正在立項。未來,這一從未對外開放過長城的區(qū),也有望向市民開放重點長城段。
對話
紅石門長城是北京唯一一段石長城
對話人:平谷區(qū)文物管理所所長秦自強
北青報:平谷的長城段為何一直未能對外開放?
秦自強:雖然已經完成了一些修繕工作,但周邊的配套設施還沒做好,達不到開放的標準。出于對長城的保護及安全角度考慮,所以一直沒有對外開放。
北青報:雖然沒有開放,但一直有游客在攀爬這段長城,沒有禁限嗎?
秦自強:我們一直都有設立禁止攀爬的指示牌,包括提示危險、保護長城,但私自攀爬有時難以控制。這一段的風景確實很好,保留了很多原生態(tài)景觀,很美,附近登山的游客有一部分人就會私自攀爬上去看。
北青報:下一步咱要做全面的保護規(guī)劃,這一段長城的修繕有什么難度?
秦自強:平谷長城段除了“一腳踏三省”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是,它是北京六個有長城的區(qū)縣里,唯一一個在全區(qū)境內全線都是石長城的長城段?,F在是還沒對外開放,以后可以說是“要看石長城就到平谷去”。所以對于這樣的全線石長城,怎么來做修繕,既不破壞原貌,又能做好搶險加固工作,這個是保護規(guī)劃的重點之一。
北青報:目前的進展如何?
秦自強:目前,我們正在和中標的北京建工建筑設計院協(xié)商規(guī)劃工作。另外,也在做搶險加固的修繕方案,不只是紅石門段,還涉及到平谷境內其他需要推進修繕的長城段。
文/本報記者 林艷
相關
慕田峪西段將全線貫通對外開放
去年6月底,箭扣長城正式啟動第一期的大修。經過近一年的緊張施工,該段于今年7月初宣告完成,同時通過了文物質量監(jiān)督站的實地驗收。據懷柔區(qū)文化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懷柔境內的長城將按照輕重緩急逐步完成全面修繕,屆時從慕田峪西段未開放的部分開始,到九眼樓將全線貫通,并且有望與慕田峪合并經營,向市民開放。
同時,據介紹,在“鷹飛倒仰”與“天梯”修繕完成的基礎上,下一步計劃修繕150號敵樓到162號部分,也就是著名的“北京結”到西大墻段。第二部分是從正北樓再修到箭扣,第三步將反過來修繕110號敵樓到正北樓部分。最后又會掉頭修繕162號敵樓到九眼樓的部分。“每個段落特點都不一樣,有的要加輔助設施,有的要原址保護,長城修繕是精細活兒,難度又比較大,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進行”,該負責人說。此外,據了解,去年騰訊基金會宣布捐贈2000萬元用于長城保護與長城文化的傳播,并且與中國文保基金會成立了長城專項公益基金。近期,由該專項公益基金認領的箭扣長城修繕設計方案經過各級專家數輪考察審議,形成了科學、完善的結論,并計劃于近期開工。
慕田峪景區(qū)相關負責人也向北青報記者介紹,慕田峪長城景區(qū)內集中了明代長城精華,包括正關臺、雙面垛口、密集的敵樓與 千戶所設置等,是由長城本體、渤海千戶所以及鎮(zhèn)域內的十數個營城、關城 、堡城等構成的完整而系統(tǒng)的軍事防御體,軍事與歷史地位極其重要。該景區(qū)借助本市打造長城文化帶,正在籌劃打造渤海長城國際旅游文化小鎮(zhèn),發(fā)展弘揚長城文化、戍邊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等。
原標題:長城文化帶唯一石長城將變景區(qū) 正在做景區(qū)立項
原鏈接: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09-08/832550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