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探秘鐵鍬挖出的北京“地下城”:昔日避難所變身菜市場
參考消息網(wǎng)8月26日報道 西媒稱,20世紀70年代,中國修建了很多“地下掩體”以防入侵,后來有些被改造成了市場,在北京市北部的和平里就有這樣一個菜市場。
據(jù)西班牙《國家報》8月22日報道,這個菜市場位于地下8米處,裝有簡易的通風設備,稍微能夠緩解地下的潮濕和悶熱,小商販在這里擺攤賣各種蔬菜。圓白菜、洋蔥、西紅柿等蔬菜整齊地擺放在攤位上,不但新鮮而且物美價廉。走在北京街頭,可以看到高樓大廈和胡同巷子和諧共存,但卻很難想象在地下還有這樣一個頗具規(guī)模的“地下城”。
報道稱,北京地下城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當時中蘇兩國的友好關系出現(xiàn)裂痕,中國為防止蘇聯(lián)入侵或者投放原子彈建設了這座地下城,據(jù)估計,當時有至少30萬北京人參與了這座地下掩體的挖掘建設工程。如今,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已然過去,但這座擁有30公里長隧道、占地面積達85平方公里、位于地下8米至18米深處的地下城卻完好如初地保留下來。
這座地下城在很大程度上是北京人一鐵鍬一鐵鍬挖出來的,地下城的大部分隧道在2、3年內(nèi)就完工了。當時北京人口約為600萬人,一旦開戰(zhàn),這座地下城可以為將近一半人提供掩護,還有一半人則必須通過隧道轉(zhuǎn)移到位于北京西部香山附近的防空洞中。
為了應對長期戰(zhàn)爭,負責設計的工程師不但在地下城里準備了睡覺的地方,還建設了衛(wèi)生間、籃球場、電影院和醫(yī)院,設計者甚至利用地下潮濕的環(huán)境開辟出培養(yǎng)食用菌的區(qū)域,以供躲避戰(zhàn)爭的群眾食用。此外,地下城還配備了通風系統(tǒng)和防洪閘等,但從未投入使用。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座地下城逐漸被人淡忘。
報道稱,被北京人遺忘的地下城后來成為外來打工者用來臨時遮風擋雨的住所,有些區(qū)域成為地下劇院,還有的區(qū)域變成地下飯店,前來北京游玩的游客甚至將地下城視為一個值得一看的景點。不過近年來大部分地下城因為年久失修而被迫關閉。
和平里菜市場過去曾經(jīng)是一個地下溜冰場,兩年前關停后才變成了菜市場。據(jù)官方消息稱,這個菜市場有上百個攤位,老百姓可以在這里買到鮮肉、蔬菜和活魚等。雖然緊鄰著北京著名的東單菜市場,但是這里并不冷清,每天的客流量可達8000人次。一位在這里賣菜的北京人說:“這里的菜一樣,但價錢卻比那里便宜。”
(原標題:探秘鐵鍬挖出的北京“地下城”:避難所變菜市場)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gj/2017/08-26/831449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