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被打撈上來的時候,我看到他雙眼大睜,盯著上面看,兩只手還保持著胸前托舉的姿勢……”楊建洪說著說著有些講不下去了,一個抹眼淚的動作,手有點發(fā)顫。
他的哥哥叫楊興洪,一個父親。
7月2日下午2點40分,金華婺城區(qū)安地鎮(zhèn)巖頭村,42歲的楊興洪抱著13個半月大的幼子仔仔到家門前的梅溪河邊看人釣魚, 由于腳下青苔濕滑不慎落水。
楊興洪水性不錯,但為了救孩子, 他在水底雙手托舉仔仔浮出水面堅持了十多分鐘,直到一個路過小伙子跳下水,把仔仔救上岸。
不幸, 楊興洪卻因用盡力氣溺亡。
有人落水路過小伙子飛奔救人
汛期剛過,梅溪河水又深又急。
金華市婺城區(qū)安地鎮(zhèn)巖頭村附近,有一座1米寬的便橋,橋下經(jīng)常有人釣魚。
金華人41歲的徐培旭先生當(dāng)時就在現(xiàn)場。
7月2日下午1點左右,徐先生應(yīng)朋友之約過來釣魚。2點40分光景,徐先生聽到身后傳來“啊”的一聲,他回頭看,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異樣——河面有百米多寬,河水奔流不息,深至少2米多,不可見底。
過了一會兒,徐先生身邊釣魚的人喊起來,說有人落水,徐先生再看水面,果然水中央有只手在撲騰。徐先生不會游泳,就馬上叫人。
這時,剛好一個路過的小伙子發(fā)現(xiàn)異常,飛奔到河邊,一句話不說,衣服一脫便跳入水中。
“這個小伙子體能不錯,水性也好,當(dāng)時落水的孩子大概在河中央位置,離岸邊約五六十米遠,他一下子就游到了,救到人后又馬上拖著往回游,就是明顯比較累了,速度慢不少,快沒力氣爬上岸了,我們過去先把孩子抱上來,再把他也拉上來。”
徐先生回憶,孩子看上去也就一兩歲的樣子,剛被救上岸時,肚子比較鼓,嘴唇發(fā)紫,全身不會動,幸而他和救人者以及身邊人懂一點急救常識,馬上對小 孩子進行心肺復(fù)蘇,按壓一兩分鐘后,孩子吐了幾口水,咳嗽了幾聲,最后“哇”一聲哭了出來。
大家這才稍微放心。
徐先生說,從他聽到聲音,到孩子被救上岸,期間至少也過去了10多分鐘,他也不知道這么小的孩子,明顯不會游泳,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岸邊有人著急地說,落水的應(yīng)該是兩個人?!∵€有一個人呢?大家焦急地往河中央看,河面已然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