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4月21日報道 德國《焦點》周刊網(wǎng)站4月18日刊登塞巴斯蒂安·菲曼撰寫的一篇文章,題為《中國決定汽車未來的五個原因》,文章摘編如下:

4月19日,上海國際車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中新經(jīng)緯客戶端記者 羅琨 攝
當?shù)聡嚱?jīng)理看到中國市場時,眼眶都濕潤了。這里有著什么樣的潛能?。≡跉W洲汽車市場未來幾年最多也只能保持停滯的同時,在中國,這樣或者那樣的增長低迷只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對氛圍造成影響。德國汽車制造商已經(jīng)蓄勢待發(fā)為上海車展準備了很多頂級的新款車型:奧迪和大眾推出強悍的新款電動越野車e-tron和Crozz,梅賽德斯推出改良的S級系列車型和A級限量車型。大眾汽車的子公司斯柯達帶來了給人以深刻印象的電動車Vision E。人是會為優(yōu)質(zhì)客戶做些什么的。三大德國著名品牌去年在中國共售出了158萬輛新車(增長13%)。
那么在中國一切都是陽光燦爛嗎?并非如此,因為有時候幸運餅里也有壞消息。中國汽車市場既龐大又“危險”,因為它按照自己的規(guī)則運轉(zhuǎn)。
原因一:中國市場實力雄厚
部分數(shù)據(jù)可以顯示,歐洲為什么不再在汽車制造商的計劃中占據(jù)優(yōu)先位置:
2016年中國售出了2300多萬輛汽車,比2010年的兩倍還多。雖然未來增長不會再如此具有爆炸性,但是穩(wěn)健的增長持續(xù)。汽車研究中心預(yù)測2017年銷量將達近2500萬輛,2025年則會超過3500萬輛。
中國在全球市場市場的份額也同樣在增大。今年全球賣出的8580萬輛車中有大約四分之一是在中國賣出的。2025年到全球市場達到1.06億萬輛時,中國的比例將占到三分之一。
目前1000名中國人當中只有75人擁有汽車——與德國的562人和美國的742人(2014年的數(shù)據(jù))形成了鮮明對比。北京或上海等大城市交通嚴重擁堵的同時,還有足夠的百萬人口城市,那里有對汽車如饑似渴的購買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