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
40元替考貨運資格證 監(jiān)考人員考場念答案
4月14日,房山區(qū)燕山交通管理中心主任王濤一早就前往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
“主要是匯報燕山駕校作弊的事情。”他說。
一天前,數(shù)十名替考者被送到燕山駕校,參加了“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yè)資格”的兩場考試。
這些未經(jīng)過培訓和考前準備的替考者們,很輕松地通過了考試。
甚至,他們一度會感到無聊。
因為——監(jiān)考人員不但在考場內公布答案,還把已填好答案的答題卡塞給他們。
他們要做的,只是在答題卡填上那個不屬于他們的名字和考號。剩下的時間,則是等待交卷。
報酬40元的替考
“日結四十大洋,男孩。駕校充場。”
4月12日,新京報記者獲得了這樣一條微信招聘信息。
招聘信息中,要求應聘者需在20-45歲之間,工作時間為4月13日上午9:30至11:30。報名者需在4月13日早晨準時到地鐵新宮站B口,報酬為40元。
一名參加過此類“充場”的報名者告訴新京報記者,這條信息所謂的“充場”,就是到駕校進行替考。報名者報名后,會被拉入一個名為“駕校充場”的微信群,進群后,報名者需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實名+號碼”形式,否則會被踢出群。
新京報記者發(fā)現(xiàn),至4月12日晚10時,群中已經(jīng)有36名成員。群主再次明確,4月13日早上7時50分之前到地鐵新宮站集合。
上述的這名報名者向新京報記者介紹,這次替考內容是“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yè)資格”的兩場考試,分為理論考試和實操考試。
“不用做任何準備,不會開車也沒關系。”該報名者說,到了考場自然就知道怎么做了。
4月13日早上7時40分左右,新宮地鐵站B口外,新京報記者看到約有40名替考者在現(xiàn)場集合,并排成幾列縱隊,多為青年男子。
現(xiàn)場還有兩男一女3名組織者,其中一人正為替考者簽到。
7時55分,陸續(xù)又有十幾人趕到,一名組織者說:“不等了,上車!”一群人隨后上了一輛大巴車。在經(jīng)歷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后,大巴車抵達房山區(qū)燕山駕校。
組織者并未讓車上人員立即下車,而是給每人發(fā)了一張紙條。上面標有姓名、考試編號、座位號。
一位組織者大聲說,“考試開始后,紙條上的姓名就是你的姓名,考試的時候都要填這個名字。”
這名組織者還強調,如果考場要求出示身份證,“統(tǒng)一說沒帶”。
另外兩名組織者還補充說,手機必須調成靜音或關機,裝在口袋里,“在現(xiàn)場絕對不能拿出手機”。隨后,一男一女兩名胸前懸掛“督考員”證件的人員來到車上,再次強調了紀律,才讓車上人員下車。

抵達燕山駕校后,組織者在車上向替考者發(fā)放帶有考試編號的紙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