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成都4月4日電 (王爵)4日,在成都溫江壽安鎮(zhèn)東岳村4組(原東岳廟),“楊氏宗祠”貓壩楊氏宗族第19屆清明祭祖大會舉行,參加祭祖活動的貓壩楊氏族人超過680名,上至耄耋,下及垂髫,分別來自成都溫江區(qū)、郫都區(qū)、都江堰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縣,甚至還有國內外族人代表等。
祭祖大會,由來自成都麗澤書院的資深國學專家蒲娟和李謙兩位老師擔任司儀,禮炮鳴響后,族人按照中華傳統(tǒng),依次焚香、敬酒、燒紙,集體鞠躬、叩首……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追思祖先功德,感懷先輩為家族所做的貢獻,同時反躬自省,展望未來。

楊氏宗族族人按照中華傳統(tǒng),依次焚香、敬酒、燒紙、集體鞠躬、叩首等祭祖禮節(jié)拜祭祖先?!$娦?攝
現(xiàn)居美國紐約的楊氏后人楊國柯和剛畢業(yè)就參軍駐守邊關、保家衛(wèi)國的女大學生楊竹,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前來參加祭祖大會,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和現(xiàn)場家人進行了對話,在異國他鄉(xiāng)和駐守之地向祖先表達感激和敬意。
在祭祀活動現(xiàn)場,來自尚文國學的國學專家李謙老師帶領500楊氏族人誦讀《楊氏祖訓》。來自溫江區(qū)文化館的國學專家蒲娟老師帶領族人誦讀《楊氏十六字家風》:“忠孝仁愛誠信重義耕讀傳家自尊敬人”。

楊氏家族現(xiàn)場表彰2016年度“模范家人”?!$娦?攝
據(jù)貓壩楊氏族人楊建介紹,貓壩楊氏的先祖是有著“關西孔子”之美譽的東漢宰相楊震,“貓壩楊”率子孫勤勞致富,廣施善緣,興修水利,修建橋梁、興辦教育,貓壩楊氏子孫傳承先輩之美德,繼承祖宗之遺訓,源遠流長,自強不息,孕育出映貴、映鳳、映魁、映碧、映泗、映福及映林、映其這八支龐大的房系。
當天除了祭祀先祖,楊氏家族還現(xiàn)場表彰了2016年度“模范家人”。從出身書香門第的女德楷模、現(xiàn)年86歲的陳英秀老人,到戎裝戍邊、巾幗不讓須眉的好女兒、23歲女大學生楊竹,“要讓楊氏家族的美好家風在一代又一代族人身上展現(xiàn)。”楊氏家族顧問委員會的楊世興老人說,希望通過祭祖活動,更好地凝聚家族血脈的力量,讓族人不管身在何處,不忘鄉(xiāng)根,牢記祖訓,自強不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