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雅加達3月25日電 (記者 林永傳)25日晚,印尼首都雅加達,一場以“傳承”為主題的慶典,讓數(shù)百名來賓深深體會了中華文化頑強的生命力,見證了中國傳統(tǒng)書畫藝術在印尼的復興和傳承。
成立僅僅五周年的印尼書畫學院,在其第二屆理事會就職典禮上,展示了老師和學生的書畫作品,老中青少童各個年代作者的作品,展現(xiàn)了“傳承”的力量。
“寫好中國字,做好熱愛中國文化的接班人”,就職該院新一屆董事長的胡素丹言語間顯得樸實而謙遜,她說,5年時間,就象一個剛剛進入學校就讀的小學生。
“書法藝術必須做傳承教育的工作”,以印尼書法家協(xié)會總主席身份兼任書畫學院院長的李秀賢女士,動情回憶了五年前成立該學院的初衷。
“印尼的很多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已不懂中文,很多連自己姓什么、中文名字是什么都不知道”,李秀賢說。
印尼政府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在長達30多年時間里對中文的全面禁用,造成了許多二、三、四代華人已經(jīng)不懂中文。
“把中國的書法藝術發(fā)揚光大,讓青少年學生在書寫過程中認識中國文字和古典詩詞,體會漢字的美感”,李秀賢回憶說,在各界有識之士的熱心參與和幫助下,印尼書畫院在5年前成立了。
如今,學習書法的中老年人能夠很開心地在書畫院里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互相激勵;而對青少年的書法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刻苦和高尚審美情操的同時,達到了傳承中華文化的目的。
五年來,該書畫院中老年的學員參加了在北京、上海舉辦的書畫比賽并獲得金獎;青少年學生代表多次參加國際書畫比賽,獲得金、銀、銅獎。
就職典禮上,少年組和童年組學生現(xiàn)場的揮毫創(chuàng)作,直觀展示了該院“教育、傳承”的成效。
前來祝賀慶典的印尼書法家協(xié)會榮譽主席、《國際日報》董事長熊德龍對書畫學院的工作倍加贊賞;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文化處官員亦給予很高評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