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掃墓方式日漸興起
除了祭祀用品花樣翻新外,在祭祀方式上,近年來,網上祭祀、遠程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掃墓”的方式逐漸興起。

資料圖:昆明一墓園內的墓碑上插滿鮮花。任東 攝
今年清明前夕,四川成都市一公墓推出了微信遠程祭祀。用戶在微信公眾號上填寫寄語,隨后寄語可同步到墓地前的一塊大電子屏上滾動顯示,以表哀思。
此外,南京一公墓今年推出了微信直播 “代客掃墓”的服務,親屬向公墓方提出申請后,會開設一間視頻直播間,親屬通過公墓官方微信公號,在輸入密碼后即可觀看“代掃”全程。
而在購物網站上,也有不少商家開通了“代客掃墓”的服務,價格多在幾百元,高的多達8000元。

資料圖:白領在網上關注“代客掃墓”的商家。中新社發(fā) 于海洋 攝
記者發(fā)現(xiàn),雖然淘寶網上開通“代客掃墓”服務的商家不少,但成交量多為0,銷量最多的是一家在江蘇無錫的網店,月銷4筆,售價280元。有買家在評價中說:“人在外地回不去,幸好有你們幫我。”
觀察可見,在人員流動日漸頻繁、越來越多人成為異鄉(xiāng)客的當下,無法歸鄉(xiāng)掃墓,讓很多人心生愧疚。而借用互聯(lián)網的工具,遠在千里之外也能“掃墓”,成為新興掃墓方式興起的現(xiàn)實基礎。
在專家看來,網上祭祀、遠程祭祀這種方式低碳環(huán)保,值得推廣,但“代客掃墓”這種方式卻值得商榷。

資料圖:來掃墓的民眾為親友獻上鮮花。任東 攝
對于“代客掃墓”,雖然有支持者,但更多的是反對者。支持者認為,社會和科技發(fā)展,民俗也需要發(fā)展,微信能拜年,也能直播“代掃”;而反對者認為,“代客掃墓”偏于商業(yè)化,缺乏真情實感,沒有誠意,流于形式。
在蕭放看來,“代客掃墓”有些不倫不類,缺乏儀式感,讓兄弟姐妹等有血緣關系的人代掃墓沒有問題,但讓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去代掃墓,不符倫理,還不如自己在網上祭祀或者在遠方遙拜。(完)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04-01/818892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