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女士去年10月在新聞路一家名為“棠御膳”的糕點店辦了充值卡,可沒用幾次,店鋪卻突然貼出裝修通知,此后便關門歇業(yè)。“難道又中了‘辦卡消費老板跑路’的套路?”正當沈女士與其他消費者一頭霧水時,一條商家發(fā)來的短信讓他們倍感寬心。
“是糕點店消費卡的退款短信,短信內容與我的身份信息、卡內余額都完全一致。一開始我以為又是詐騙短信,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打了過去,對方正是‘棠御膳’的人,讓我?guī)舷嚓P證件到位于彩云北路的公司退款。”掛了電話,沈女士不由感嘆,“還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沒想到還有這樣誠信的商家。”
沈女士翻看了此前的短信記錄,發(fā)現(xiàn)3條同樣內容的短信,最早一條的發(fā)送時間已是上個月。“對方一直通過短信、電話找我,但陰差陽錯沒聯(lián)系上,我一直誤解了他們。我把事情說給朋友聽,大家都為這個商家豎大拇指。”
昨日,沈女士準備前往彩云北路辦理退費事宜,正好送貨到新聞路的“棠御膳”工作人員得知后,便帶著退費名單、收據(jù)登門造訪,將沈女士卡里剩余的金額退給了她。
工作人員手中的名單上記錄著400多名會員的辦卡日期與所剩金額,最多的有500多元,少的數(shù)十元。每退掉一筆,名單后都有紅筆做的標注。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1月,因公司與店主協(xié)商上出了問題,只能關門停業(yè),貼出裝修通知本是考慮事情解決后再開業(yè),可最后事與愿違,于是照著會員名單挨個通知退款。本來辦理退款的截止日期是3月初,但還有許多人未退款,于是延長到3月底。
“其實我們既是商家也是消費者,不管做生意還是消費,都怕遇上不講誠信的人,利益固然重要,但誠信口碑更重要。沒有誠信,那只能做短命生意,踏踏實實做事,才能把事業(yè)做強做大。”工作人員說。
“老板這么做,看上去是虧了,其實為自己的誠信充了值。”沈女士說。
云報全媒體記者 張曉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