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邢臺11月23日電(張鵬翔 李鐵錘 孫瑞超)每天早晨五點半,河北省內(nèi)丘縣侯文孝村郝慶芬家里的燈就亮了起來。“小雨,衣服放你枕頭邊了,我去做飯,你趕緊起床。”14歲的孩子答應(yīng)一聲,開始了這項“艱巨”的任務(wù)。
對于正常人,穿衣是一個最簡單的動作,可對小雨來說卻困難重重。找不準(zhǔn)袖子口、胳膊使不上勁、手伸不出來、扣子也系錯了。最后穿好衣服的小雨滿頭大汗,“不錯,今天穿衣只用了半小時。”郝慶芬鼓勵著孩子。
14年前,退休在家的郝慶芬為補貼家用,開始照顧一對山東夫婦6個月大的孩子小雨。當(dāng)同齡孩子會走會跑時,小雨居然還站不穩(wěn),既不說話也不長牙,經(jīng)醫(yī)生診斷為“腦癱”。當(dāng)親生父母得知孩子的病情后,拋棄孩子沒了蹤跡。從此,郝慶芬從一個保姆變?yōu)?ldquo;媽媽”,照顧小雨吃飯、穿衣、習(xí)字,這一照顧就是14年。

郝慶芬每天都會陪小雨完成作業(yè)。 孫瑞超 攝
“我還記得小雨第一次自己系好鞋帶時,抱著我說,‘媽媽看,媽媽看’,那個時候我覺得這些年我受的苦和累都值了。”郝慶芬說。
剛留下小雨的時候,郝慶芬和丈夫的工資加起來僅有1000多元,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女兒要照顧,生活很艱難。當(dāng)時,很多人勸她把孩子送到福利院,但她看到小雨那紅撲撲的臉蛋時,郝慶芬的心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她是真舍不得這孩子。
“家離學(xué)校有五六里,騎車用不了半個小時。”看著小雨穩(wěn)穩(wěn)地騎在前面,郝慶芬滿臉笑意:“能上學(xué),能騎車,小雨真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