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諒互解,寢室的和諧是相對的
“自選實行兩年,校內(nèi)反響還不錯。”華中科技大學助理班主任廖冰心介紹,每年開學季都是輔導員和班主任們心弦繃得最緊的時候,每天都有宿舍的大事小情等著處理。
兩年前的開學季,大約有兩周半的時間,2014級輔導員秦俊杰只休息了半天不到,他那段時間從來不敢關(guān)機。開學第一周,某個宿舍發(fā)生矛盾,學生給他打電話,要求調(diào)寢室。
“我一邊忙手頭上的事,一邊給寢室4個學生打了近20個電話。最后不得不將一個學生調(diào)出。”這種問題在開學時此起彼伏,大多都被他勸了下來。而隔壁2015級的輔導員則完全沒有這種苦惱,這屆開始學生的寢室是自選的,幾乎沒學生來要求調(diào)換。
“自選與非自選,都有它的自身價值,各有利弊。”廖冰心說。以前非自選寢室的時候,華中科技大學的寢室是按照學習成績劃分的。將成績稍好的與成績稍差的分在一個寢室,有助于學習上的互幫互助。分配時盡量將不同省份的學生分在一處,鍛煉學生的社交能力。
一位心理老師表示,如今獨生子女跟父母的連接緊密,當他們剛離開父母進入高校,正處于把控生活的起點。這時,讓他們自主作選擇就十分有意義。仿佛有一種“私人訂制”的感覺,更有利于在一開始建立關(guān)系。
另一方面,她對自選也存有擔心。心理學有一種防御機制叫做否認,如果寢室是隨機分配,學生可以通過否認,讓自己好過一些。當他們覺得這事是由自己決定的,因而責怪自己,除了這件事本身產(chǎn)生的不快,可能因自責、悔恨導致抑郁情緒。如果不及時進行心理咨詢與疏導,會引發(fā)更加嚴重的后果。
另外,還有學生表示,寢室的自主選擇有利于新生適應高校生活。但是也存在易形成“小圈子”、易被“標簽化”、寢室成分單一等問題。
每年寢室自選,都會有一些內(nèi)向的同學落單。落單的學生往往只能選擇住別的系的寢室。“在校園里總是自己一人走在路上,到了教室往往也沒有人可以坐在一起。”新生吳小滿有點郁悶。
細節(jié)問題的堆積,在寢室相處中往往更易引發(fā)心理不滿和矛盾激化。心理專家表示,這類內(nèi)向?qū)W生可以選擇心理咨詢,分清自己的合理信念與不合理信念。理清“落單”的原因(制度本身、性格內(nèi)向、運氣不好等),從而進行進一步的引導。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程紅艷教授認為,自選寢室的和諧是相對的,寢室關(guān)系要靠室友之間互諒互解,“不能光要求室友對你的脾氣,自己也要學會‘兼容’”。
當然,也有大批學生對隨機分配寢室投贊成票。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李程程說:“天南海北的人因為偶然的機緣共處4年,何嘗不是一種緣分。接納彼此的不同,也是一種學習。隨機分配寢室未必不好。”
原標題:高校自選寢室:私人訂制如何平衡五湖四海的多樣性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sh/2016/11-23/807167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