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中學,高考“狀元”頻出的老牌名校,陷入一場“學籍”風波。
10月以來,陸續(xù)有湖北仙桃的學生家長向新京報反映稱,孩子入讀仙桃一中超過兩年后,他們才發(fā)現(xiàn)校方未給學生注冊學籍。眼下,距離2017年度高考報名日期只剩不到一個月,他們擔心,孩子或?qū)⒁驗?ldquo;黑戶”身份,導致高考被延誤。
新京報記者獲悉,在仙桃一中2014級全部約1800名在校生中,有超過500人出現(xiàn)類似情況。這些學生多數(shù)在入學時繳納了“擇校費”,以擇校生身份就讀。仙桃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仙桃一中涉嫌違規(guī)招生,事發(fā)后,當?shù)匾呀?jīng)與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進行了協(xié)商,幫助學生注冊學籍。
高三學生成“黑戶”
張力(化名)的女兒是仙桃一中2014級學生,成績一直很優(yōu)異。去年9月份,女兒打算報考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然而,在報名過程中,班主任告訴她,由于其并不具備普通高中學籍,因此無法參與報名。
張力告訴新京報記者,女兒早在初三時,便被當?shù)氐南商抑袑W競賽班提前錄取。2014年中考名列全市前茅。由于仙桃一中離家近,并且教學質(zhì)量穩(wěn)定,因此女兒改報仙桃一中。“當時一中負責招生的老師說,憑借仙桃中學的錄取通知書,就能直接來一中上學。”在沒有收到正式錄取通知書的情況下,張力的女兒從仙桃中學,轉(zhuǎn)學進入仙桃一中。
在隨后的兩年多,張力的女兒與其他同學一道上課、考試,未見異常。“直到聽班主任說,我的女兒其實沒有注冊學籍。”
在仙桃一中,類似案例遠不止張力一個。一名家長向新京報記者提供的錄音資料顯示,在與校方交涉中,仙桃一中一名負責學籍管理的工作人員承認,在全校高三年級約1800名在校生中,有超500人沒有注冊學籍。
也就是說,仙桃一中2014級學生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為“黑戶”。
公開資料顯示,仙桃一中創(chuàng)立于1958年,2003年1月25日,由仙桃市人民政府與海南天森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新建,系一所公辦民助學校。
不夠線學生交“擇校費”入學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在仙桃一中的“黑戶”學生中,多數(shù)是因為中考分數(shù)未達線,卻被校方以“擇校生”名義錄取。
家長劉女士回憶,自己的女兒在2014年中考中,總分597分。中考放分后,劉女士的女兒第一志愿填報了仙桃一中,第二志愿則為仙桃八中。隨后,其被仙桃八中錄取。而就在此時,一中的招生人員聯(lián)系上了劉女士,并向其承諾“分數(shù)夠報一中”。
新京報記者獲悉,在2014年,仙桃一中的統(tǒng)招線為617分。盡管分數(shù)有差距,劉女士沒有放棄,在招生老師的指導下,她繳納了一筆總額達6280元的費用。
劉女士向新京報記者提供的繳費票據(jù)顯示,收款時間為2014年7月28日,加蓋有仙桃一中財務專用章。而在收費項目一欄,有兩個名目,均為“學費”。其中,第一筆2280元,第二筆4000元。
劉女士透露,第一筆2280元的費用,系“報名費”,而第二筆費用,則是“擇校費”。
在采訪中,不少家長向新京報記者證實了“擇校費”的存在。而這部分“擇校生”,沒有取得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