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5月24日新媒體專電 題:河南農民“被艾滋”8年后“康復” 檢測為何鬧“烏龍”?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宋曉東
確診艾滋病8年后,竟然奇跡般的“康復”了,河南農民楊守法不相信這是命運開的玩笑。
2004年,河南省鎮(zhèn)平縣農民楊守法被診斷為艾滋病,直到2012年才發(fā)現被誤診。8年多的“被艾滋”生活,改變了楊守法的命運,今年已經53歲的他孤身一人、病痛纏身,生活也沒有著落。檢測為何會鬧“烏龍”?又該如何進行補償?記者進行了采訪調查。
“被艾滋”8年 “撿回一條命”卻高興不起來
在河南省鎮(zhèn)平縣城郊鄉(xiāng)四里莊村的一條村道旁,記者找到了楊守法的家。黑黢黢的院墻,房頂長滿了荒草,破舊的院門吱扭扭的響,與周圍房子相比更顯殘破不堪??删褪沁@個房子還是楊守法找親戚借住的,他自己的房子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塌了。
坐在矮凳上,楊守法手里拄著一根鐵桿支撐著身體,他說自己這幾年記憶力嚴重退化,很多事情都記不清楚了,但卻清楚記得2004年被診斷為艾滋病時的情況。
楊守法說,2003年底,村醫(yī)通知他要做健康普查,在村衛(wèi)生所抽了血,沒想到幾個月后被通知得了艾滋病。“當時身子正難受,一直發(fā)燒,他一說得了那個病,我立馬就認命了。”楊守法說。
被診斷為艾滋病后,楊守法的妻子和孩子離開了他,他自己也在絕望中越來越封閉、孤僻,放棄了以前打工的營生,“光等著死”。在隨后的8年多時間里,楊守法每天都在吃抗艾滋病病毒藥。“吃完藥頭疼,耳朵嗡嗡的響,吐得厲害,記憶力越來越差。”楊守法說。
然而,2012年,楊守法因病重到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就診,卻發(fā)現自己并未患艾滋病,難以置信的楊守法又到多家醫(yī)院幾次檢查,HIV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撿回來一條命”的楊守法卻高興不起來,8年的“被艾滋”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確認非艾滋病患者后,楊守法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開著電動三輪車拉客。“一天賺個十來塊錢,夠吃飯的。”楊守法說。
一天兩頓面條,沒有油星也沒有青菜,“沒錢買肉買菜,現在也吃不下去了,聞見油味都犯惡心。”楊守法說。自從確診為非艾滋病患者,楊守法就開始四處討說法,“我遭了這么多年的罪,總得還我個公道。”楊守法說。
艾滋病檢測鬧“烏龍” “這大的事咋還能弄錯?”
這些年,楊守法一直想不通,艾滋病檢測這么大的事為啥還能被誤診,而且誤診了8年多。
據了解,在發(fā)現楊守法HIV病毒檢測呈陰性后,鎮(zhèn)平縣疾控中心對楊守法當年留存的血清進行了重新檢測,監(jiān)測結果依然呈陽性。“這證明當年的化驗監(jiān)測結果并未出錯。”鎮(zhèn)平縣疾控中心檢驗科科長劉光彬說。
鎮(zhèn)平縣疾控中心副主任仵照芳介紹,2003年楊守法參與的艾滋病篩查是一次全省范圍的大規(guī)模普查,所有人應查必查。由村鎮(zhèn)干部組織村民,縣疾控中心派人進村抽出血樣。“當時抽血化驗規(guī)模大,程序管理還沒有現在這么完善,可能出現了血樣和姓名登記錯誤的情況。”仵照芳說。
河南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所長朱謙也認為,楊守法被誤診的原因可能是血樣登記錯誤。朱謙說,當年的普查工作是在緊急情況下開展的,并且要求“村不落戶、戶不落人”,河南全省篩查人數超過了28萬人,工作量巨大,存在出現登記錯誤的可能。
為確認是否因血樣和姓名登記錯誤導致誤診,2015年11月,鎮(zhèn)平縣疾控中心委托河南省唯實司法鑒定中心,對楊守法當年保留的血清進行DNA檢測,進行個體識別鑒定。但檢測時發(fā)現,當年保留的血清中無法提取遺傳物質,不能獲得完整基因序列,無法進行鑒定。
2004年的誤診可能是一時的失誤,但在被確診為艾滋病患者的8年多時間里,楊守法每年都接受定期復檢,卻始終未發(fā)現被誤診。對此,鎮(zhèn)平縣衛(wèi)生局副局長楊亞東表示,根據國家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要求,艾滋病人一旦被確診,就只對艾滋病病人進行CD4+T淋巴細胞技術檢測,而不再進行HIV病毒篩查檢測。
“CD4+T淋巴細胞數量一般被認為是艾滋病治療效果的指標,雖然楊守法的指數確實高于正常艾滋病患者,但按照目前的臨床經驗來說,醫(yī)療人員第一反應是治療效果好,而沒有考慮到他并非艾滋病患者的可能。”朱謙說。
原因難找責任難定 補償標準作難
在確認被誤診后,楊守法曾多次找到縣衛(wèi)生局和疾控中心,要求賠償損失200萬元,但一直沒有和政府達成意向。“我也不知道該賠多少錢,可我這么多年身子壞了、妻離子散總該給我些補償。”楊守法說。
鎮(zhèn)平縣委書記李顯慶說,艾滋病篩查工作原本是對群眾生命健康負責任的行為,但可能因為工作的疏失造成了誤診,對楊守法的身體和精神造成了嚴重影響,其遭遇令人同情,黨委政府一定會認真查明原因,并對楊守法給予補償。但目前,類似的賠償既沒有前例可以參考,也沒有現行的標準可以界定,補償金額如何確定還需要進一步的協(xié)商。
5月20日,鎮(zhèn)平縣衛(wèi)生局、疾控中心、城郊鄉(xiāng)政府等部門確定了初步的補償方案與楊守法進行溝通,包括提升楊守法的社保等級,為楊守法新建住房等內容,但具體的賠償數額還沒有確定。“我們希望楊守法通過法律途徑提起訴訟,依法解決這個問題。”楊亞東說。
河南省疾控系統(tǒng)的相關專家表示,對楊守法的賠償,是首例該類的賠償事件,在賠償處理工作中,基層政府和楊守法還需要做好協(xié)商,達成意向,既要滿足楊守法的合理訴求,也要于法有據。一些專家表示,在過去艾滋病篩查機制并不十分完善的情況下,類似楊守法這樣被誤診的案例也許還存在,因此這一事件的處理應當合情合理合法。
朱謙還表示,楊守法被誤診的事件給艾滋病防控工作敲響了警鐘,近年來艾滋病篩查在身份認定、個人信息的保留等方面越來越完善,但在艾滋病的初篩、復檢等環(huán)節(jié)是否存在漏洞還需要警惕和反思,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做好做實,不能再釀類似悲劇。
(原文標題:河南農民“被艾滋”8年“康復” 檢測為何鬧烏龍?
原文網址:http://news.fjsen.com/2016-05/25/content_1786346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