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冒充律師身份騙取他人信任,并虛構“寧波市外來務工人員救助基金會北侖分會”機構,謊稱可以辦理傷殘等級評定、處理工傷事宜、勞務糾紛等,騙取10名外來務工人員近27萬元,可笑的是,該男子行騙來的20多萬元卻被生意合伙人騙走了。通訊員 趙璐 北瓔 記者 葉萌茗
借工傷官司,詐騙務工人員十萬余元
2014年5月初,王某的表弟李某因為工傷事故與老板打官司,通過朋友介紹找到了“律師”劉某。劉某自稱從事法律工作,有辦法找老板賠償醫(yī)藥費。
5月13日,劉某問王某要了1000元去派出所托關系,稱法庭出庭時方便叫民警出庭作證,5月25日又要了6000元,用于申請老板在安徽老家財產(chǎn)保全的押金,結案后會一并退還,6月12日要了15000元用于申請老板在寧波的財產(chǎn)保全的押金,之后一直謊稱在幫忙托關系找人辦事。
幾天后,劉某手里沒錢了,又想到了王某,于是他在路邊墻上找到一個做假證的廣告,弄了一個假章,偽造了“寧波市外來務工人員救助基金會北侖分會”的機構。
到了6月19日,劉某提出王某的表弟李某屬于家庭貧困戶,可以另外接受寧波外來務工救助基金會的幫助,但是要提前繳納30000元的保證金,并拿出蓋了假章的外來務工人員救助基金會北侖分會的繳款通知書。之后一個月內(nèi),劉某又以訴訟費、變更代理人押金、請客費等名義,共計索要十余萬元,并謊稱這些費用由法院內(nèi)部人員收取。
事后王某越想越不對勁,便到法院詢問,法院告知其,考慮到他弟弟一級傷殘、家庭困難的現(xiàn)狀,一直沒有收取訴訟費,也不曾有過變更代理人押金、外來人員救助金等收費名目。
而后,王某找到劉某理論,稱要報警。迫于壓力,劉某當場退還兩萬元,并答應剩下的錢盡快歸還。但之后,他便以各種理由推脫拒不還錢,最后電話一直關機,人也失蹤。
借傷殘鑒定,謊稱疏通關系詐騙
2015年4月,劉某通過朋友知道了受害人陳某得了職業(yè)病,于是主動找到他,自稱是律師,可以幫忙打維權官司。第二天劉某就帶陳某去了寧波第二醫(yī)院檢查,結果檢查出來沒有任何問題。幾天后,劉某又帶他去了杭州紅十字會醫(yī)院檢查,但是依然夠不上傷殘等級。心有不甘的劉某向陳某索要了57000元,稱去醫(yī)院疏通關系,幫其在醫(yī)院傷殘鑒定上夠上職業(yè)病的傷殘等級。
之后,劉某以同種手段,通過謊稱疏通關系、評定傷殘等級、處理工傷事宜向5人行騙,詐騙金額共計7100元。
借勞務糾紛,謊稱幫忙打官司詐騙
2015年,受害人趙某因老板拖欠工資想找律師幫忙解決,于是通過同事介紹在北侖小港認識了“律師”劉某,聽別人介紹劉某幫外來務工人員打贏過很多官司。7月7日當天,劉某提出打官司要先支付2500元的押金,如果辦不好,會把所有錢都退還。8月5日,劉某又向趙某討要600元的仲裁費押金。一段時間后,趙某向其咨詢官司的進展,但是劉某一直推脫,之后就再也聯(lián)系不上了,這才意識到被騙了。
無獨有偶,劉某以幫外來務工人員與企業(yè)主打官司為由,詐騙了受害人向孟春4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