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不過有些不文明的行為讓博物館“很受傷”,比如在博物館吃東西,隨意觸摸展品就屢禁不絕。
折翼天使:被損壞的玻璃展品
這里是上海玻璃博物館,從監(jiān)控畫面中可以看到,有兩個小男孩跑到護欄里面,用力拉扯和搖晃一幅玻璃展品,旁邊的家長,非但沒有阻止,還用手機給孩子拍照,一分鐘后,展品被扯下一大塊,碎落在地。
上海玻璃博物館策展部副經(jīng)理陽昕:這幅作品其實原名叫《天使在等待》,是這位藝術家專門為她剛出生的女兒做的,然后她用的燒造的技術還是比較特殊的,所以經(jīng)過我們討論之后,藝術家把這個破損的作品還是原樣保存,然后改名叫做《折》。
國家博物館:不時有人觸摸、敲打玻璃保護展柜
而在國家博物館,記者看到,展廳里不時有人觸摸、敲打文物展品的玻璃保護展柜,或者倚靠在展柜上,有的家長帶著孩子一邊吃東西,一邊用手觸摸展柜,保潔員只能不停地擦拭,以保證其他觀眾的觀賞效果。
記者:你每天來回擦多少下?
國家博物館保潔員:沒數(shù),只要是有手印我就擦。
北京天文館:天文館大鼓被瘋狂敲擊嚴重受損
在頗受孩子們喜歡的北京天文館,記者一進展廳就看到很多孩子在吃東西和追逐打鬧,這個讓大家體驗隕石隕落的大鼓,則被幾個孩子瘋狂敲擊,工作人員說,因為不被愛護,這個原本設計可敲擊十萬次的互動設施,壽命嚴重減損。
記者:那個鼓,最快的時候是多長時間就壞了?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最早那會兒可能差不多幾乎每周都要換。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
原標題:上海玻璃博物館展品被孩子扯掉一塊 改名"折"
原鏈接:http://society.huanqiu.com/article/2016-05/89545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