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2 狗狗來自南方哪個地方?
仍待確定,已完成上千樣品收集
此前,張亞平團隊已在著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發(fā)文指出,狗是在約3.3萬年前開始在東亞的南部地區(qū)逐漸被人類馴化,而后逐漸遷徙擴散到全世界。
據(jù)介紹,世界上有400多種性情不同、形態(tài)各異的品種犬。既有至少2000年前就已存在的松獅犬,又有品種歷史不足200年的德國牧羊犬。正是由于家犬群體內(nèi)存在如此豐富的多樣性,因而可以勝任寵物犬、獵犬、雪橇犬、導盲犬、緝毒犬、搜救犬等種種不同的角色。而據(jù)張亞平、王國棟等人的研究,這些狗狗的祖先都來自于中國南方。
“經(jīng)過上萬年的遷徙和馴化,狗狗也在和人類一同成長,形成了五花八門的品種。”王國棟說。
狗狗到底起源在中國南方哪個區(qū)域?“此前確定是東亞南部區(qū)域,通過整合已經(jīng)發(fā)表的中國南方家犬群體的數(shù)據(jù),現(xiàn)在縮小到了中國南部。”王國棟表示,中國南方大范圍地區(qū)包含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云貴高原等,而具體起源于哪個地區(qū),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王國棟介紹,目前,課題研究組沿著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進行過科考,前期已經(jīng)有過兩次野外調(diào)查,已完成1000多個樣品的收集。
除了樣本的采集,目前難住王國棟等團隊的還有考古學的支持。由于中國南方氣候濕潤,不適合化石的長期保存。
“目前考古學方面的研究支持相對歐洲較少。”王國棟表示,在家犬馴化的早期,其和灰狼在形態(tài)上的差異可能并不明顯,因此很難從化石上對兩者進行區(qū)分。此外,加上不同地區(qū)的考古發(fā)掘情況也是不同的,造成不同地區(qū)家犬化石研究水平的不均衡。
揭秘3 如何從中國遷徙到全球?
3萬多年前與人類接近;或通過絲綢之路遷徙
王國棟稱,“從中國南方遷徙的路線圖,不會與我們此前提出的東亞南部遷徙相差太大。”
研究人員此前推斷的東亞南部遷徙路線為,從3.3萬年前左右開始,東亞南部地區(qū)的一些灰狼可能由于被人類居住地周圍的食物殘余等所吸引,與人類慢慢地相互靠近,后開始被馴化。
目前的研究表明,家犬是從東亞去到歐洲,但是到底從海上絲綢之路還是沿著陸上絲綢之路,并不清楚。“我們畫的是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走的,就是沿著東南亞過去的,但中間有青藏高原聳立,不可能翻青藏高原過去,所以它要么從青藏高原南邊走,要么從北邊走,目前這個還分不清。”王國棟說。根據(jù)系統(tǒng)發(fā)育樹,研究人員能夠確定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家犬群體間的相互關系。這些結果再結合不同群體間分歧發(fā)生的時間,就可以大致了解家犬的起源遷徙歷史。而群體間的分歧時間,則可以通過比較來自不同群體的DNA序列的差異來進行估算。
“狗狗的這種遷徙肯定是伴隨著人類的遷徙,它馴化之后就不是一個野生動物了,生存能力不強。”王國棟介紹,研究狗的遷徙和進化,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作為一個指引人類遷徙和進化的方向和結論。王國棟舉例說,如果狗狗是從北方走的話,人類也是從北方走。
不同于其他家養(yǎng)動物,如豬、牛、羊,家犬是作為一個伴侶動物和人類生活在一起的。“在這種情況下,人和狗是有很多共同點的,比如說狗中高發(fā)的像乳腺癌,人類也有。從遺傳進化的角度講是一種趨同進化。”王國棟稱,家犬的起源研究對研究人類疾病有很大幫助。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汪星人”祖先都來自中國南方
原鏈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04/26/content_632572.htm?di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