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而言,救護車的需求是個“小眾市場”。救護車不可能像出租車一樣在城市道路上空駛攬客,這種特性也決定了它不能適用市場化的原則,讓用戶有充分的選擇空間。而救護車由于出車在很多時候不飽和,因此一旦遇到需求則很容易“獅子大開口”。由此可見,“天價救護車”頻繁出現(xiàn),關鍵在于對救護車市場的定位模糊不清,或者說錯誤地使用了市場化的定價機制。
對病人來說,救護車這種難以轉移的剛性需求不適宜運用市場化原則決定價格。政府部門應將救護車納入民生公益類事業(yè),一方面,每個城市的急救中心都應按照人口總量的一定比例配足救護車。另一方面,嚴格控制救護車的價格,并公布收費標準和監(jiān)督電話,而不能引入所謂的價格協(xié)商機制。
一般地說,需要使用救護車的病人大都是大病重病患者,其醫(yī)療費用本身已經(jīng)很高,因此救護車收費應實行低價原則,大體上保持與城市公交的同等水平。政府則應對急救中心實施財政補貼,保證配足救護車、使用暢通。建立這樣一種機制,既讓民眾用得起、用得好救護車,也能讓救護車在政府行使的醫(yī)療保底責任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來源:光明網(wǎng)
原標題:“天價救護車”源于市場定位不清
原鏈接:http://news.gmw.cn/2016-02/25/content_1902820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