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樂所在的村子全貌。新京報記者薛珺 攝
剝洋蔥:朋友們都去了哪里?
吳明敏:有兩個嫁了人,現(xiàn)在已經有了孩子,還有一個去了廣東打工。
我們還討論過,都沒想到自己會這么快結婚生子。如果不結婚,我可能現(xiàn)在也是一個廣東的工廠女孩。
剝洋蔥:你退學時,爸媽和老師都勸過嗎?
吳明敏:勸也勸過,老師一直跟我講,讀書有補助,但我不愿為補助去讀。
爸媽勸我去讀衛(wèi)校,但我對護士這個職業(yè)沒有向往。我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跟山里野草一樣,和爸媽一年才見一次面,對我的教育不多,他們也很后悔吧。
剝洋蔥:在你們這里輟學很普遍嗎?
吳明敏:我們初中班級里的同學,據(jù)我所知,已經有一半的人都沒有再繼續(xù)念書了,現(xiàn)在要找他們,就得去南寧的各大建筑工地,或者廣東、東莞的各個廠子。
剝洋蔥:有句話叫 “知識改變命運”。
吳明敏:我爸媽總是這么跟我講,但是我不這么想?,F(xiàn)實生活中有太多讀了大學也找不到工作的案例,有些人讀到20多歲,家里爸媽要養(yǎng),但還是在做啃老族,還不如早點出來打工。
“其實,我們還沒有養(yǎng)家的能力”
24日,山中氣候不過5度。吳明敏穿著一條露腳踝的九分褲,一件單衣,坐在床邊,往嘴里塞從小超市買來的辣條。
她說要去做建筑工,身邊的人談起,建筑工分很多種,有的和泥,有的貼磚,她停下吃的動作,眼神很茫然,頓了頓,“應該不難”。
剝洋蔥:春節(jié)已經結束了,你們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張家樂:出門掙錢。我們會一起出門找點活干,做建筑工。我已經做了兩年了,她今年也跟著我一起去。
說心里話,盡管這是她主動提的,我還是有點心疼。

張家樂和吳明敏在婚房里,倆人攤開雙手,明敏看著手說“連戒指都沒有買,就結婚了”。新京報記者薛珺 攝
剝洋蔥:你在外面做了兩年,大概能掙多少錢?能存下多少錢?
張家樂:我在南寧做建筑工,每天掙130元,一個月不可能干滿30天,所以一個月也就3500元左右吧。自己的花銷算下來基本沒落下什么錢,壓力還是很大的。
就拿結婚來說,婚后還是她父母給了我們一千多的零花錢。
剝洋蔥:今年16歲,結婚了,你們覺得自己是大人還是孩子?
吳明敏:我們表面看起來還是小孩子,但是思想是大人了,心理年齡比真實年齡成熟。
那些成年人結婚時候想過的問題,我們統(tǒng)統(tǒng)都考慮過了,比如怎樣撐起一個家,怎樣照顧好爸媽,怎樣養(yǎng)活自己和他們。
剝洋蔥:那你們準備怎樣養(yǎng)活自己和父母呢?
吳明敏:其實,我們還沒有那個能力。我們都是初中沒畢業(yè),只能做建筑工,知道這行很累,知道需要吃苦耐勞,但是希望可以熬過去。苦是兩個人一起苦。沒有什么坎是過不去的。
等過兩年,我們攢點錢,給他買輛車,在村里再給自己修一棟房子?,F(xiàn)在我們也不考慮生孩子,要等足夠強大了再要。
來源:光明網
原標題:廣西16歲“娃娃夫妻”:我們還沒有養(yǎng)家的能力
原鏈接:http://edu.gmw.cn/2016-02/25/content_1902871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