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宋建康向記者展示自己手工雕刻的橄欖核?!±铢i飛 攝
中新網(wǎng)廊坊5月3日電(宋敏濤 李鵬飛)“這是八仙過海,這是十八羅漢……”3日,在河北省永清縣“80后”殘疾小伙兒宋建康家中,他指著櫥窗中精美的橄欖核作品,向記者一一介紹。
今年27歲的宋建康因小時候觸電導致腿腳殘疾,他沒有因此消沉,四處學習雕刻技藝,憑借手中的刻刀,讓模樣普通的橄欖核煥發(fā)出別樣的光彩。
如今,宋建康靠著自己的手藝不僅擺脫了生活的困境,還創(chuàng)辦了工廠,他決心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的殘疾人。
意外觸電險喪生
“要說如何與雕刻結(jié)緣,要從我小時候的一次事故說起。”宋建康說。
宋建康生于永清縣別古莊鎮(zhèn)王希村,家中雖然不是特別富裕,但在父母和兩個姐姐的關(guān)愛下,宋建康的童年生活很快樂,然而一次事故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
宋建康13歲那年,正值學校過年放假,他與幾個小伙伴來到村里一家停業(yè)的工廠里玩耍。宋建康不小心踩在一根未斷電的高壓電線上,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同行的小伙伴們看到后手足無措,馬上跑到宋建康家里報信兒。
父母聞訊趕到事發(fā)地點,發(fā)現(xiàn)兒子從頭到腳被高壓電擊穿了,渾身是血,立即將宋建康送到市人民醫(yī)院進行搶救。當時看到宋建康的傷情,醫(yī)生覺得這個孩子救活的可能性不大。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住院觀察,宋建康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由于觸電,宋建康腦細胞大量死亡,導致肢體無法動彈,只能回家慢慢療養(yǎng)。
從此,母親專職在家照顧兒子,地里的農(nóng)活全都交給父親打理。除了照顧衣食起居,母親還每天堅持幫宋建康做恢復訓練。在母親的精心照料下,4個月后,宋建康的肢體開始有感覺了。“我永遠忘不了母親當時高興的神情。”宋建康說。
隨著肢體感覺逐漸恢復,宋建康開始嘗試一些簡單動作。起初只有左手能動,慢慢地發(fā)展到手腕、胳膊、左腳、左腿,再到右手、右腿……恢復訓練一年以后,宋建康已經(jīng)可以借助拐杖走出家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