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溢價率首現(xiàn)“拐點”公車拍賣會降溫?
截至目前,公車拍賣已經(jīng)舉辦了五場。據(jù)新京報記者統(tǒng)計,已有近2500人參與了競拍,參拍公車共522輛,拍出515輛,總成交價3438萬元。前四場始終熱度不減,在1月25日、26日、2月1日舉行的第一輪拍賣中,溢價率分別為71.17%、77.9%和140.65%。在3月18日舉行的第二輪首場拍賣中,溢價率更是一路飆升到150.6%。但昨日,公車拍賣的溢價率首現(xiàn)“拐點”。為何本場的溢價率出現(xiàn)降低趨勢?這是否意味著公車拍賣趨于“降溫”?
公車拍賣開始步入常態(tài)化
拍賣師王郁峰分析,本場拍賣的車型大都是國一、國二排放標準,且登記時間較久,這會影響到競買人的積極性。
據(jù)統(tǒng)計,本場待拍的122輛車中,國四排放標準的有12輛,國三排放標準為1輛,剩余的109輛全部為國一、國二排放標準。122輛公車中,登記年份在2005年之后的車輛為18輛,剩余104輛車齡均在10年以上。57輛奧迪車中,登記時間也多在2000年前后。
王郁峰還補充道,本場拍賣車輛“中規(guī)中矩”,不像3月18日的新發(fā)地拍賣場中,有很多奔馳、寶馬等外事用車,這也造成了本場拍賣“遇冷”的狀況。
競買人吳先生來自山東菏澤,從事食品生意,需要幾輛大型客車作為員工的班車使用。他在本場拍賣會上以13.6萬元的價格拍下了一輛登記于2001年、起拍價為5萬元的考斯特大型客車。吳先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他已經(jīng)連續(xù)參加了3場拍賣,感覺本場拍賣的競買人是最理性的,回歸了二手車拍賣的正常軌道,“之前的叫價太瘋狂了”。
王郁峰分析,本場拍賣也說明公車拍賣開始步入常態(tài)化,競買人逐漸趨于理性,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是個好的轉(zhuǎn)變。王郁峰認為,每場拍賣的車型、車況都會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從某一場拍賣來判定公車拍賣的整體趨勢,“與2月1日花鄉(xiāng)拍賣舉辦的拍賣會相比,競買人的確變得越來越理性了?!?/P>
“叫價無論高低都是由市場決定的”
杭州車改方案設計者之一、杭州市發(fā)改委體改處調(diào)研員馬建華對新京報記者表示,5場公車拍賣的舉行,說明了中央層面的公車拍賣程序規(guī)范、公開,為地方車改樹立了范本。
馬建華稱,叫價無論高低其實都是由市場決定的,在這樣公開的拍賣流程中,不會出現(xiàn)隱藏的貓膩,“最初的拍賣叫價偏高其實也是市場決定的。”馬建華分析,競買人一開始難免對拍賣抱有極高的熱情,甚至有人認為買了公車可以“沾官氣”,可以拿到地方去賣高價,這些心理都會影響最終的成交價格。而隨著拍賣的常態(tài)化,將公車拍賣回歸到正常的二手車交易狀態(tài),競買人會逐漸趨于理性,這也是個必然的轉(zhuǎn)變過程。
原文網(wǎng)址: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03-22/71478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