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成鋼們?nèi)绾巍安怀鍪隆保?/STRONG>
先解決“心大”問題
一位30歲的年輕人曾給我這樣描述他的職業(yè)規(guī)劃:40歲成為億萬富翁,50歲進政治局常委,60歲學(xué)冠全球。這代表了這個時代絕大多數(shù)年輕人的真實想法和做法,而它是我們從小受到不健康價值觀教育污染的結(jié)果。
人活著是干什么的?還是想引用芮成鋼高三班主任姜守傳老師的一段話:“成鋼,你要明白,不管央視給你帶來過多少耀眼的光環(huán),你從事的只是一個工作而已。人生在世,每個工作都是謀生的手段罷了。”我想這位姜老師應(yīng)年逾半百,明白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這不由得使我回想起,高考前填報志愿。大多考生們都想干一番偉大的事業(yè),而我當(dāng)時的想法是:上大學(xué),就是為了找一份工作,更容易找一份好一點的工作而已。不論多牛的平臺,即使你到了聯(lián)合國總部工作,也只是一份工作,也是自己謀生的手段。即使你做了億萬級的大老板,也只是自己謀生和全體員工謀生的平臺。只是平臺不同,謀生的難易、方式不同罷了。能有此平常心態(tài),你也就不火急火燎了。
再解決“心急”問題
解決了心大的問題,才有助于解決心態(tài)急的問題。通過干好工作,獲得財富、權(quán)力、榮譽是常態(tài)。但是不能急,因為權(quán)力、榮譽、財富都是有重量的,獲得太快了,自己就承載不起,會把自己壓垮。所以,人生在世,要慢慢來,等到自己能承載動時再獲取它。
獲取榮譽、權(quán)力、財富,應(yīng)把握四個原則。
第一,不交叉原則。追求權(quán)力、榮譽、財富沒有錯,但三者一起追,肯定出問題。像芮成鋼,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和名譽開了公關(guān)公司,來換取財富,就是交叉。好事情你都同時得了,你擔(dān)不起。
第二,打倒八折原則。自己總認為付出得夠多了,為什么還沒有得到?其實,還是付出得不夠。正常情況下,把自己的付出,打倒八折才是自己應(yīng)該得到的,比如自認為自己付出了十分的努力,其實才有兩分的功夫,應(yīng)該繼續(xù)再付出八分的努力,才可能成功。
第三,對等原則。追求這些東西一定要對等,不對等的不要追。什么叫對等?什么叫自己能承載得動?盡全力能得到即可。什么叫盡全力?就是墊墊腳夠著即可,如果墊墊腳還夠不著,就不要蹦起來,更不要搬凳子和梯子。市面上流傳的成功學(xué),總是告訴你搭梯子、甚至要搭云梯上九天攬月,這種急躁的弱者心態(tài),最容易出問題。因為,蹦起來時容易摔倒;而凳子或梯子一旦出了問題,自己跌下來就更慘。比如芮成鋼。
第四,慢慢來原則。即使追求出名、掙錢、當(dāng)官三者其中一項,也不可操之過急,慢慢來。人生長著呢,追到手那么早干什么?如果自己是大海,就不要嫌棄涓涓溪流,一點一滴地積累,這些東西總有歸你的時候。不要高傲地炫才,不要擔(dān)心全世界不知道自己。所以,要想追求持久的成功,就要把自己鑄造成大海的胸懷,低調(diào)默默地一點一點積累?;鸺被鹆?,縱是天才遇到天時,終成不了大器。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薦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芮成鋼(深度好文))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qqcom_pgv_from=aio&__biz=MjM5MjAxNDM4MA==&mid=208619335&idx=4&sn=c9738a5cfab8c75859e70988f7332741&key=8ea74966bf01cfb62b79ebc466a5e01123e71a79dd3c7f9c321a87ad228e6ec023db3acb4b7ceb3864f53e37e2dd0111&ascene=1&uin=MjczMTI1Njk0Mg%3D%3D&devicetype=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