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評為臺鐵“最丑車站”桃園中壢火車站舊站熄燈,中壢臨時前站16日啟用。(圖源:臺灣《聯(lián)合報》)
據臺灣《聯(lián)合報》6月17日報道,被評為臺鐵“最丑車站”的桃園中壢火車站舊站走入歷史,16日起由中壢臨時前站接手運作。有民眾認為臨時站外觀像工廠或物流倉儲,還是一樣丑。學者表示,若花大錢蓋精美的臨時站,過幾年又拆除,是浪費納稅人的錢,安全高效才是重點。
中壢火車站每天運量人次在臺鐵車站排名第三,但因為站體老舊,與周邊城市風貌有所落差,被評為“最丑車站”。曾有外地人到訪發(fā)現(xiàn),中壢車站老舊出乎意料之外,因為中壢人口近40萬人,車站運量也名列前茅,車站卻是既臟且舊。也有網友為中壢站喊冤說,起初應該不丑,是臺鐵亂加蓋維護,及周邊市容影響,看起來才變丑。
先前中壢臨時車站外觀完工,就有網友認為仍未擺脫“最丑車站”的稱號。也有通勤族認為,臨時站外觀像倉儲或是工廠,沒有比較漂亮,擔心鐵路地下化工程如果延后,會不會車站一用又是幾十年。
臺灣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主任兼設計學院副院長陳歷渝說,一般臨時站主打快速安全,且多依價格合理的建材興建,目前地下化工程同時推動,有很多內部開挖的狀況也需考量,功能性會勝過美觀,可能因中壢車站有“最丑車站”之名,民眾對臨時站會有更高期待。他看過中壢新站初步設計圖,外型相當流線,民眾可以有所期待。
臺交通主管部門“鐵道局“北部工程分局副分局長嚴家榮表示,臨時站受限于地形條件分2棟興建,因要使用七八年,采RC耐用材質及經濟實惠方式施作,相較過往臨時站,建材已進步很多。新站體站內空間都盡量放大,方便旅客通行,外觀采現(xiàn)代美學流線型方式設計,并持續(xù)和桃園市政府討論,希望設計符合未來城市風貌。【來源:華夏經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