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wǎng)10月23日電臺鐵普悠瑪列車6432次(樹林開往臺東),21日下午發(fā)生嚴重出軌事故,造成18人死亡,190人受傷,是近年臺鐵最嚴重的事故。臺媒指出臺灣災害管理體系與政策災害防救專家馬士元,5年前就曾公開表明拒絕搭乘普悠瑪號。同時臺灣藝人曹西平也發(fā)文稱自己首次乘坐該系列列車“搖晃很厲害,速度之快”,讓他很不舒服。
專家:設備老舊失修 寧愿搭慢車出行
據(jù)《中時電子報》消息,銘傳大學都市規(guī)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馬士元在《天下雜志》指出,2013年普悠瑪行駛時,就表明拒乘該系列車出行,除了有一次助理訂錯票,不得已之外,都寧愿搭自強號。其實臺鐵許多軌道都很已經(jīng)老舊,是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來維護,但他的維護預算卻都在下降,加上普悠瑪高速列車特質,都讓風險相對變高。
他舉臺鐵工務處統(tǒng)計來說,2008年到2017年4月,這十年來北,中部道班人數(shù)減少2到3成。而道班的工作就是巡檢軌道是否正常,有無變形等。也要定期更換,調整軌道,以確保列車安全。但看看近十年,電務處人數(shù)變動不大,但花東、屏東潮州電氣化,臺中高架化,養(yǎng)護設備都增加,但人員卻沒有增加。這樣的維護人力,去行駛傾斜式列車的車種其實是有很高的風險。并不是說,普悠瑪一定會翻車,維護不好,連電聯(lián)車都可能會翻車。
馬士元指出,只是普悠瑪因為高速,風險相對比較高,“所以我拒搭普悠瑪”,他強調,此次事故成因,必須以調查結果為準。但臺鐵長期遭遇的困境,是臺灣真實面對的公共安全問題。

這是10月21日拍攝的列車出軌翻覆事故現(xiàn)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