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建影響市容埋下安全隱患
不少人對于臺北的老城區(qū)有這樣一個印象:許多房子的樓頂布滿加蓋的建筑物,紅的、綠的、藍的,各色鐵皮光怪陸離。這些后添加的違建與整棟樓的風(fēng)格不符,影響觀感,看起來覺得這里的城市“很落后”。
比起市容上的影響,加蓋樓層更是充滿安全隱患。按照規(guī)定,這些加蓋在樓頂?shù)?ldquo;鐵皮屋”都屬于違章建筑。但房主們卻全然不顧,有的為了更多地“收租”,還特別在“鐵皮屋”里打隔間,用易燃的廉價木板分成幾平方米的區(qū)塊租給租戶。比如前不久在新北市中和區(qū)拆除的違建,就是樓頂上被隔成17間套房的雙層“鐵皮屋”;房東每月賺著15萬元(新臺幣,下同)的黑心錢,完全不顧安全隱患。
去年底,新北市發(fā)生故意縱火事件,釀成群租房內(nèi)9死2傷的慘劇;臺北市發(fā)生分租套房火災(zāi),房客李磊疑因電磁爐使用不當釀災(zāi),致1人喪生。此后,各種鐵皮屋內(nèi)的火災(zāi)也時有耳聞,大小傷亡不斷。
拆違須霹靂手段也講方式方法
違建的問題很頑固,數(shù)量多、調(diào)查取證難、當?shù)刈h員關(guān)說和行政部門人手有限,都給拆違帶來了很大困難。那么,臺灣是如何著手處理的呢?
通過走訪了解,臺北和新北都表示拆違要運用“強制力”,首先會發(fā)布公告要房東限期自行拆除,否則將由行政部門強制拆除。目前,兩地都推出了各式拆違的“專案”,要求“即報即拆”。
可是,拆除過程中如果房東和租戶不配合怎么辦?假如行動過于粗暴,有可能造成行政部門與民眾的沖突,釀成“群體性事件”。
對于這種情況,兩市都很有一套。臺北市表示,負責拆違的建管處會和里長、警察一起處置。請警察先將房東和租戶強行帶至安全區(qū)域,拆除完畢后,會通知他們自行清理廢棄物,整個過程將全程錄像,做好取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