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前科的年輕人成運毒新寵
警方表示,過去販毒集團采“以毒運毒”策略,吸收毒品人口,以供給毒品代價要求幫忙運毒,但過關(guān)時屢遭查獲,才改以背景單純的游民、工人甚至學子運毒。而青少年涉世未深,毒梟利用免費出境、招待食宿、輕松賺錢為號召,年輕人互相介紹,成為販毒集團運毒的“交通”。
警方從近年查獲的國際運毒交通分析,除免費機票、食宿外,1人一趟最少有20萬以上酬勞。航警表示,年輕人較無前科,未成年甚至無紀錄,安檢通關(guān)時較不易被盯上,且販毒集團常利用連續(xù)假期旅客、行李量大增,替“交通”報名旅行團,降低被查獲風險。
“航警局”指出,今年已3度與“關(guān)務(wù)署臺北關(guān)”聯(lián)手查獲出境旅客運輸安毒,逮補12人,除陳姓、胡姓高中生,其他10人都在20至25歲之間,都沒有任何前科紀錄。
緝毒官警分析,這些年輕人多半在網(wǎng)咖、夜店被毒梟搭訕吸收,利用高報酬利誘。他們被逮獲都供稱:“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幫忙送貨到境外”,企圖卸責。但運什么貨能有這么高酬勞?顯然這些年輕人心知肚明是毒品,但金錢利誘加上法治觀念薄弱,才會甘心淪為販毒集團的“替死鬼”,輕則面臨漫長的牢獄之災,重則在菲律賓、印尼遭判死刑,甚至當街拒捕被擊斃。
臺灣成毒品輸出“高風險地區(qū)”
臺當局“法務(wù)部”統(tǒng)計,去年查獲各級毒品共6597公斤,較前年增加36.3%,是10年來新高。觀察2011年來所查獲的各級毒品凈重,呈現(xiàn)三級跳上升,其中安毒的比重僅次于K他命。值得注意的是,查獲以安毒為主的二級毒品有660公斤,除單純施用,走私多往日、澳為主。
報道稱,安毒在臺灣從制造到輸出一手包辦,但臺灣施用安毒的人口卻逐年下降。加上K他命強勢競爭,安毒價格暴跌,而日、韓、新西蘭、澳洲的安毒價格是臺灣10至20倍,毒梟大量從臺灣召集毒品轉(zhuǎn)運手,朝亞洲及新西蘭、澳洲各地“撒網(wǎng)”走私。
緝毒官警說,日、澳警方已將臺灣列為輸出“高風險地區(qū)”,從臺灣入境的班機須加強查驗。據(jù)日本統(tǒng)計,2016年臺灣是日本境外毒品第3大來源地,東南亞地區(qū)也頻與臺灣交換情資,查獲多起臺灣民眾運毒案。。(中國臺灣網(wǎng) 李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