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圣在記者會上指出,自己對于獸首是否移置并無特定立場,只要求必須公開透明。但臺北故宮雖然聲稱曾咨詢過各界人士,大多主張移置,卻始終不愿公布咨詢過程及名單。相反文化界大佬黃光男等人表態(tài)反對拆除,卻未聽過其意見有被臺北故宮納入考慮。
陳學圣也強調,雖然臺北故宮有采納自己的建議,進行游客意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近5成民眾反對移置,只有2成多贊成,但臺北故宮卻蓄意操弄民調,將3成多對此無意見的游客灌入贊成比例,造成大多數(shù)人同意拆除12獸首的假象,“令人不解與遺憾”。
陳學圣指出,臺北故宮是專業(yè)性的博物館,但卻淪為地方政治綁架的對象,這對臺北故宮南院未來的發(fā)展,有非常大的傷害。而主持這次“斬首計劃”的人,到底是“政治掛帥”還是以專業(yè)觀點來看待臺北故宮,也令人懷疑。
譴責
獸首本無罪 何處惹塵埃?
臺當局蓄意將拆除成龍所贈獸首做成“民意”,早已惹來島內許多人士批評譴責。臺灣評論員黃映溓就投書臺媒,認為在臺灣這樣一個瘋狂之地,獸首淪為“政治祭品”并不令人意外。黃映溓指出,“獸首何辜?說穿了,政治掛帥文化藝術,完全是意識形態(tài)作祟。單純的藝術創(chuàng)作淪落到如此這般境地,真是情何以堪?”
臺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副執(zhí)行長林信雄也對新華社表示,拆除獸首純粹是政治操弄。“這是民進黨當局在文化上‘去中國化’的具體體現(xiàn),希望通過在文化上切斷臺灣跟大陸的關聯(lián),為‘臺獨’意識服務。”
事實上,獸首被拆,展現(xiàn)的不僅是民進黨治下臺北故宮的一貫作風,亦與蔡英文上臺以來日漸喧囂的“文化臺獨”脫不了干系,更讓臺北故宮成為風波頻發(fā)之地。觀察5·20以來一連串臺北故宮相關爭議話題,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是此前馮明珠擔任北京故宮顧問遭批,或是昨天12獸首被拆,都不是孤立事件。可以說,在“文化臺獨”橫行無忌的情況下,代表著兩岸文化連結的臺北故宮,必然首當其沖。
導報記者 燕子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