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競爭耍心機 一言不合用暴力
臺灣一名資深藝人經(jīng)紀人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同一個經(jīng)紀公司、尤其是擁有幾百號藝人的大公司,同行私下為了搶案子爭得頭破血流是常事。他說了一個真實故事:某大品牌廠商活動需要模特走秀,就到模特公司挑選適合的人選。但公司里有一名資深女模,故意放出虛假消息,通知新人們試鏡時間延后,導致新人集體遲到了一個小時。在重視時間觀念的娛樂圈,遲到的新人試鏡表現(xiàn)再好也不可能被挑中,最后這名資深女模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該品牌的“主秀”。
在這個吃“青春飯”的行當里,新人老人間的“廝殺”有時候到了“刀刀見骨”的地步。這名經(jīng)紀人爆料說,臺灣有一名因飾演電視劇走紅的已婚前名模,曾因公司要求某位媒體記者幫忙發(fā)稿捧紅同公司的其他模特,這位名模就打了一通電話,希望“黑道”人士對記者施加暴力威脅。但湊巧的是,這名記者與“黑道”也有交情,得知了對話全程后,記者十分錯愕及痛心,因為他曾多次幫扶過這名女模,沒想到對方卻因為一次“爭風吃醋”,不惜以怨報德。
不僅是“輩分之爭”,在“僧多粥少”的環(huán)境下,“同級生”一樣苦拼出頭。除了自身實力之外,負責幫模特兒接洽工作的經(jīng)紀人也十分重要。受到經(jīng)紀人重視的新人,自然會獲得更多機會。而得罪了經(jīng)紀人,即便被廠商看中,也有可能因為經(jīng)紀人幾句話遭到“換角”。至于如何跟經(jīng)紀人搞好關系,這名資深藝人經(jīng)紀人在受訪時表示,“禮多人不怪”,人人都喜歡“乖孩子”。
魔鬼公司強續(xù)約 不紅糊口靠副業(yè)
臺灣新人模特兒所要面對的欺壓不僅來自同行,有時會來自于所在公司。知名娛樂節(jié)目主持人、藝人經(jīng)紀人瑞奇昨天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經(jīng)紀公司跟藝人或者模特合作,合約到期后,無論是否續(xù)約都應該“好聚好散”。但臺灣就有一家知名模特公司,如果自家模特已小有名氣,合約到期時不愿意續(xù)約,公司就會私下放消息給媒體,爆料女模正在和誰交往,或是類似抽煙、酗酒、拜金等負面消息,抱著一種“無法續(xù)約也要毀掉你”的可怕心態(tài)。聰明的模特會“一哭二鬧三上吊”,博取外界同情,但也有不少模特只能黯然退出娛樂圈。即便如此,面對知名度高的公司,不少新人還是趨之若鶩,飛蛾撲火。
進公司不意味著有飯吃,新人模特常常“有上頓沒下頓”,慘淡的時候幾個月才能獲得一次工作機會,而這樣的工作有可能只是被公司指派去當群演。瑞奇還透露,公司對新人抽成比例都偏高,臺灣某資深藝人開的小型經(jīng)濟公司,會“黑”掉藝人的酬勞。例如節(jié)目通告費實際上是2萬元(新臺幣,下同),卻告訴藝人只有1萬元,重點是這1萬元還會被抽成,那到藝人手上的就只剩幾千元。這樣的公司,就像吸血的魔鬼。而新人模特為了養(yǎng)活自己,就要出去打工或者找副業(yè),例如去百貨公司當柜姐,到餐廳當服務生,到便利店打零工。
臺灣模特圈的病態(tài)并非一時半日能夠化解,而作為臺灣“單純夢想工作室”負責人的瑞奇,則以“過來人”的身份建議想加入娛樂圈的新人:大公司未必適合每一個人,一個愿意真正栽培你,全新全意規(guī)劃演藝版圖的公司或者經(jīng)紀人,才有可能讓新人在演藝圈嶄露頭角。
導報記者 林靜嫻/文 網(wǎng)絡圖








 





